网界科技
网络资讯 产业经济 科技人物 数据洞察 行业动态 智能出行 智能手机 数码极客 商业资讯

俄货风潮起落间,俄罗斯商品馆何去何从?

2025-01-22来源:北京商报编辑:瑞雪

俄罗斯商品馆的风起云涌与急速降温,不仅在网络空间引发了广泛关注,更在现实世界中掀起了一场供应链与零售业的波澜。这股俄货热潮的兴衰,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让众多进口商、零售商乃至整个产业链都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

自去年底以来,俄罗斯商品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北京到上海,再到成都等地,迅速占据了消费者的视线。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监管部门的介入和市场的理性回归,这些曾经红极一时的商品馆迅速降温,不少进口商因此陷入了库存积压的困境。

作为俄货市场的晴雨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在这场风暴中首当其冲。这里的俄货批发市场曾是热潮的中心,如今却已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一位在绥芬河从事俄货进口多年的商家徐明感慨道:“这三个月,真是从天堂掉到了地狱。”他回忆,去年9月至12月间,每天都有数十辆挂车满载俄货驶出绥芬河,而如今,市场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冷清。

这股俄货热潮的兴起,并非无因之果。近年来,中俄贸易的蓬勃发展,为俄货进口市场积累了深厚的基础。然而,当这股热潮遭遇监管的严格审查时,一些商家开始感到措手不及。去年12月起,各地监管部门开始对俄罗斯商品馆进行排查,对无证无照经营、未备案等行为予以严厉打击。这一举措虽然净化了市场环境,但也让不少商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股热潮的兴衰,也反映在了企业注册与注销的数据上。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内成立的俄货公司中,有31家已经注销或吊销,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其中,不乏一些成立仅半年的品牌商。这些公司的快速消亡,无疑为这场俄货热潮增添了几分悲壮的色彩。

然而,尽管热潮已经退去,但俄货进口市场的基础依然稳固。在绥芬河市,注册从事俄货进口的企业数量高达3885家,其中成立三年及以上的企业占比超过六成。这些企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落地加工和销售体系,不仅线上线下同步发展,还涉足进口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俄罗斯商品馆的兴起虽然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他指出,近年来俄罗斯经济的转型和非石油产业的发展,为俄货进口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商品资源。而中俄贸易政策的调整和边境地区的政策支持,则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市场的蓬勃发展。

经济学家宋清辉也指出,中俄边境商家从做出口生意转到做进口生意的趋势,得益于中俄贸易政策的变化和边境地区的政策支持。他认为,为了促进中俄双方贸易的长期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一套长效的监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俄货进口市场在经历风波后,迎来更加稳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