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系美妆界迎来了一波显著的“涨价浪潮”。随着4月的到来,资生堂、CPB、SHIRO、黛珂、佳丽宝等多个知名日妆品牌相继宣布在日本市场提升产品价格,调整范围覆盖了护肤、彩妆、防晒等多个核心类别,部分产品涨幅甚至逼近48.1%,这一趋势也悄然波及至中国市场。
在美妆行业尚未完全从低迷中复苏的背景下,欧美品牌和国货美妆的激烈竞争使得日系品牌寻找增长点的难度加大。与此同时,原材料成本的持续攀升给日妆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迫使它们通过涨价策略来应对。然而,这一举措能否如愿以偿,尚存诸多变数。
此次涨价潮中,众多日妆品牌不约而同地选择了4月作为调价的时间节点。SHIRO、雅莉格丝、佳丽宝等品牌均在4月1日实施了涨价,而SENSAI则稍晚于4月7日跟进。具体来看,SHIRO旗下28款产品均有所调整,其中一款化妆水喷雾的涨幅更是高达48.1%;资生堂集团也参与了此轮涨价,其SHISEIDO品牌38款产品提价,幅度在2%至10%之间,部分产品如护手霜的涨幅甚至达到了40.2%。黛珂、CPB等高端品牌同样未能幸免,纷纷上调了旗下产品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次涨价主要集中在日本本土市场,但已有部分品牌将涨价范围扩展至中国市场。据相关报道,SHIRO与SHISEIDO资生堂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涨价动作与本土市场同步进行,涉及多款热销产品。在淘宝平台上,这些产品的价格调整已经生效,消费者在购买时能够直观感受到价格的变化。
对于选择在4月涨价的原因,业内人士指出,这与日本企业的财年制度密切相关。由于财年通常从4月1日开始,企业往往会在新财年初进行价格调整,以便更好地与财务预算、成本核算以及市场策略相匹配。涨价也被视为提升产品利润率、维护高端品牌形象以及为后续折扣促销活动预留空间的有效手段。
然而,涨价策略并非万能。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日益重视,“涨价即高端”的叙事逻辑逐渐失效。不少消费者开始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如珀莱雅、韩束等国货美妆品牌便因此受益。这些品牌的部分精华产品价格仅为同功效日系产品的一半左右,吸引了大量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涨价还对日妆代购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多名代购和商家表示,自“核污水”事件以来,其接单量一直不尽如人意。进入4月,随着涨价潮的来临,代购订单数量更是有所下滑。消费者在购买前会仔细比较国内外价格差异,若觉得性价比不高,便会放弃购买。
日系美妆品牌的涨价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本压力,但也带来了市场需求波动、销售终端生意受挫以及消费者流失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平衡价格与销量、维护品牌形象与满足消费者需求,将成为日妆品牌未来需要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