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界科技】11月8日消息,尽管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国内汽车制造商起步较晚,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来临,中国车企凭借其先发优势已经开始在全球取得领先地位。这一趋势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外国车企,积极寻求与中国厂商合作。
据了解,不久前,欧洲的Stellantis(斯特兰蒂斯)宣布计划收购中国新兴电动汽车制造商浙江零跑科技约20%的股权。此前,Stellantis的CEO唐唯实(Carlos Tavares)曾对中国电动车享受的补贴政策提出批评,但在最新的一次记者会上,他改变了立场,表示:“欧洲市场是开放的,对中国也是友好的,我们已经做好合作准备。”他还指出:“中国汽车制造商的成本竞争力比我们高出30%,要提高电动汽车的盈利能力,必须开展合作。”
除了Stellantis,另一家欧洲汽车巨头大众也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大众计划利用中国的小鹏汽车的电动车底盘,于2026年推出两款新的电动车型。此外,大众还获得了中国大型车载电池制造企业“国轩高科”约26%的股权,以降低电池成本。
早在2018年,宝马就与中国长城汽车合资成立了光束汽车,专门负责生产纯电动MINI车型。宝马透露,两款全新的MINI电动车型,包括三门MINI Cooper和一款全新的紧凑型跨界车,将在光束汽车的工厂生产,并在中国国内和全球市场销售。
这些合作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巨大,吸引了国际车企积极参与,寻求共赢。随着中国技术和市场地位的不断增强,这一趋势有望继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