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界
网络资讯 产业经济 科技人物 数据洞察 行业动态 智能出行 智能手机 数码极客 商业资讯

综艺市场寻突破:沉闷新常态下,优质内容能否成解药?

2025-04-17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进入2025年,综艺市场相较于剧集与电影领域的热闹景象,显得尤为冷清。近年来,综艺行业一直在努力寻找出路,期盼市场回暖。尽管最新一季度的季播综艺数量有所增加,网络综艺Top20的有效播放量也呈现上涨趋势,但投资缩减、节目影响力有限、招商困难等问题依然严峻。失去了选秀节目的支撑,综艺市场似乎缺少了一股推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路繁花》和《乘风2025》等少数节目凭借情感共鸣和情怀因素脱颖而出,但这些亮点并不足以掩盖整体市场的平淡。面对长剧、电影、微短剧以及短视频对用户时间的激烈争夺,综艺如何保持其独特的内容吸引力,并构建新的商业逻辑,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两个核心问题,综艺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出新的道路。

从数据上看,2025年第一季度综艺上新数量和总有效播放量均有小幅增长,这表明市场正在缓慢走出低谷。云合数据显示,季播综艺供给数量持续增加,共上新60部,同比增加9部;网络综艺Top20的有效播放达到20亿,同比上涨10%。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业内的悲观情绪。

然而,市场的短板依然明显。一方面,综艺市场并未迎来预期的复苏态势,依然依赖老牌的综N代节目支撑。第一季度季播综艺中,综N代占比高达47%,网络综艺Top20中只有《一路繁花》和《团建不能停》两部新综艺。另一方面,节目题材重复、创新不足的问题愈发严重。尽管过去几年市场涌现出了一些新奇题材,但当前的新综艺在热度上突围不易,健康的市场离不开新鲜血液带来的活力。

综艺出圈越来越依赖情绪化热点和人为制造的矛盾,但这种做法是一把双刃剑。例如,《演员请就位3》因选择争议性艺人制造话题而引发争议,被批评为“劣迹艺人收容所”,最终选择停播,豆瓣评分跌至历史最低。同样,《乘风2025》也因嘉宾陈德容的频繁话题登上热搜,但过度营销和剧本痕迹明显容易让观众失去耐心,导致口碑下滑。

招商方面,综艺市场同样面临巨大压力。除少数头部节目外,多数中腰部综艺招商困难,甚至零招商“裸播”。艺恩数据显示,《乘风2025》招商表现最佳,拥有11个品牌赞助和28个软广类型。新综艺《一路繁花》也因高话题度和有效播放量获得13个品牌赞助。然而,招商两极分化趋势加剧,播放量Top5的头部综艺几乎赢家通吃,而剩下的近40档节目几乎零招商。

品牌投放综艺愈发谨慎与苛刻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短视频、微短剧等内容崛起,用户时间被抢占,综艺整体表现低迷,观众流失,广告效果边际递减。二是大环境变化让广告主普遍采取紧缩策略,转向用户黏性更高、转化路径更短的营销方式。综艺扎堆、生硬植入广告也降低了观众的容忍度,进一步加剧了招商难度。

综艺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盲目追逐热点和伪创新。面对短视频和微短剧的竞争,不少综艺人陷入焦虑,盲目复制短视频生产逻辑或追求剧本化炒作话题。同时,为了尽快破局,综艺行业过于追求创新,却往往催生出形式大于内容的伪创新节目。新综艺打不出声量,老综艺复制粘贴,无法吸引新观众,导致行业陷入沉闷。

然而,综艺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作为最先敏锐感知主流情绪的载体和社交舆论的话题源头,综艺的非虚构真人互动以及陪伴感与真实感是剧集和短视频难以替代的。综艺行业需要直面问题,坚守优质内容,才有可能最终赢得观众并获得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