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界
网络资讯 产业经济 科技人物 数据洞察 行业动态 智能出行 智能手机 数码极客 商业资讯

饿了么淘宝闪购联手,能否撼动京东美团外卖双雄地位?

2025-05-09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近日,饿了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来自淘宝闪购的外卖订单量单日已突破1000万单大关,全国39座城市的外卖订单量更是刷新了历史单日峰值。这一数据背后,是外卖市场新一轮激烈竞争的缩影。

今年2月,京东高调宣布入局外卖市场,4月与美团的竞争进一步升级。面对这一态势,阿里终于按捺不住,饿了么在4月最后一天宣布加大补贴力度,启动“饿补超百亿”大促活动。进入5月,这种紧迫性愈发明显。

就在饿了么宣布加入补贴大战的同一天,淘宝将旗下的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并给予App一级流量入口展示。原本计划5月6日全国推广的淘宝闪购,在2日上午宣布提前全量上线。5日下午,淘宝闪购又推出了新的促销活动,限时发放“免单卡和请客卡”,旨在通过低价引流,同时推动社交裂变。

饿了么最初表现得颇为淡定,声称“不打口水仗”。然而,当几块钱的奶茶、十几块的餐食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时,没有任何平台愿意被忽视。餐饮外卖市场的高速增长吸引了众多互联网大厂的目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将突破5.5万亿元,连锁化率将提升至23%。同时,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10个月,国内外卖交易数增速明显高于餐饮行业总体增速。

如果没有新进入者搅局,外卖市场原本可能维持着三七分的稳定格局,美团和饿了么各自有着明确的发展路径。美团在激进扩张的同时,频繁调整业务架构,积极布局出海;而饿了么在经历了战略性收缩后,继续聚焦核心业务。

然而,京东的入局打破了这种平衡。京东的目的明确:挑战行业领头羊,通过提供高频生活服务,打开自己的流量阀门。更进一步说,餐饮外卖只是手段,即时零售才是其真正的目标。美团、京东、阿里都将即时零售视为关键增量,新一轮外卖之争的背后,三方都在为即时零售的布局铺路。

回顾外卖市场的竞争历史,补贴一直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2014年下半年,美团和饿了么通过大量补贴和满减优惠活动吸引学生用户,加大在高校市场的推广力度。彼时,百度外卖因市场误判错失良机,最终与饿了么合并,外卖市场进入双寡头时代。

阿里在2018年以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后,也曾多次发动补贴战争,试图通过资本优势夺回市场份额。京东入局外卖使用的“百亿补贴”口号,五年前饿了么也曾用过。如今,补贴大战再次上演,但这一次,平台们将希望寄托于未来。高频流量(外卖)是即时零售的入场券,淘宝闪购的入局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牵引力。

淘宝闪购的上线,对即时零售业务产生了显著影响。据《雷锋网》报道,2024年,美团3C家电的订单量已接近京东全站的40%,其中电脑办公类商品订单量甚至超过了京东全站,手机通讯类商品订单量也达到了京东全站的40%。外卖大战升级为“三国杀”,茶咖品类成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新浪科技报道显示,淘宝闪购上线24小时内,奈雪的茶外卖订单同比暴涨超200%,多款品牌茶饮商品的全国核心城市门店配送运力满负荷运转。5月6日,新浪热搜榜上甚至有四条关于奶茶的话题在榜,其中多数都在讨论近期各方商战将奶茶价格卷到了个位数,引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然而,尽管餐饮配送的引流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淘宝闪购在即时零售业务上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果用电商“多快好省”四大标准来检视其即时零售业务,“快”无疑是核心壁垒,“多”则关系到规模化何时成型,“好和省”则是相对中长期的目标。

淘宝闪购的即时零售业务采用平台模式,与京东和美团的远场电商基因不同,美团闪购还通过闪电仓补充碎片化供给。在履约时效上,淘宝闪购绑定了饿了么运力,实现“30分钟即得”并非难事。但关键在于供给侧,即“供给半径内商品丰富度与履约效率的平衡”。

饿了么的供应链原本较为轻量化,去年10月的即时电商未来商业峰会上,饿了么对其即时零售业务的规划是“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合作范围主要限于品牌商家,并下放更多运营自主权和掌控权。然而,淘宝闪购显然不能止步于此。今年1月开始,陆续有知名服饰品牌入驻淘宝小时达,阿里也公布了38大促期间小时达的成交增长情况。

品牌当前的合作意愿大多是为了拓展渠道,尚未进入解决远近场电商场景差异的阶段。远场电商以低频、计划性消费为主,配送时效的决策优先级不高。像服装这类品类存在的高退换率问题,在即时零售中可能会因骑手退取货产生的成本而压缩利润空间,影响品牌商家的参与意愿。

打开手淘App,弹出的红包领取窗口会直接引导用户至闪购界面,闪购入口也打上了“外卖”的副标题。抬头黄金展示位的分类选项分别是美食外卖、超市便利、买药、服饰百货和手机数码,这一行品类排序与即时零售的引流路线相吻合。餐饮配送是当前最大的流量入口,依托饿了么过去的市场积累;超市便利、买药则是上一轮即时零售之争留下的铺垫;服饰百货和手机数码则是当前需要重点攻克的品类。

外卖的门槛在于取消补贴后能否保持经营稳态,避免用户流失和订单量下降。同属一类场景但业务范围更广的即时零售,同样要面对类似的考验。外卖引流的阶段性任务完成后,一个综合近中远场的电商新形态能否真正担起“新增量”的重任,饿了么是排头兵,但成败的关键在于淘宝闪购能否成功摘取胜利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