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赛事在北京亦庄拉开帷幕,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这里震撼上演。清晨7时30分,随着发令枪响,20支形态各异的人形机器人赛队与人类跑者一同踏上了21.0975公里的赛道,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本次比赛采用了人机共跑的创新模式,虽然赛道共用,但人类与机器人分属不同赛区,这一设置对机器人的环境适应能力、地面应对策略以及通信技术等提出了严峻挑战,开创了全球同类赛事的先河。
人形机器人在开放环境下的长距离耐力测试尚属首次。参赛机器人不仅需要具备人形外观和双足行走或奔跑能力,还需严禁使用轮式结构。控制方式方面,机器人可以选择手动遥控(含半自主)或完全自主模式。为确保赛事安全有序进行,所有参赛团队均需严格遵守比赛线路与规则。
经过激烈的角逐,上午10时11分,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Ultra机器人以惊人的毅力冲过了终点线,全程用时约2小时40分钟,成功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的冠军。天工Ultra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稳定的发挥,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天工Ultra机器人身高180厘米,体重52公斤,实测平均时速可达10公里/小时,最高奔跑速度更是达到了12公里/小时。在比赛过程中,天工Ultra展现出了强大的地形适应能力,能够在斜坡、楼梯、草地、碎石、沙地等多种复杂地形上平稳移动。同时,它还具备视觉感知的泛化移动能力,能够轻松应对沟壑、大高度差等复杂环境,并拥有出色的抗干扰能力,即使受到外力冲击也能保持稳态。
为了备战此次赛事,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不仅对天工Ultra进行了专门的赛前训练,还将最新的优化方案部署到了天工2.0上,为未来的比赛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比赛的圆满落幕,2025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的结果也正式揭晓。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得冠军,身高1.2米的松延动力N2小顽童队获得亚军,而来自上海的行者二号机器人赛队则摘得了季军桂冠。
关于此次赛事的报道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天工Ultra夺冠》等文章纷纷刊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人工智能与人类共同奔跑在赛道上,不仅展现了科技的魅力,也预示着未来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