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界
网络资讯 产业经济 科技人物 数据洞察 行业动态 智能出行 智能手机 数码极客 商业资讯

直播购物需谨慎!中消协提醒:全网最低价、限量秒杀或有陷阱

2025-05-09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近期,网络直播带货已成为消费者购物的新风尚,但这一新兴购物模式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虚假宣传、商品质量不一以及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针对这些现象,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了直播带货的消费提示,旨在引导消费者理性购物,保障其合法权益。

首先,消费者在选择直播平台时,应优先考虑那些信誉度高、资质齐全且用户评价较好的正规平台。在购物前,务必核实商家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资质,确保其合法经营。同时,消费者应保持警惕,避免通过个人社交账号或临时链接等非正规渠道进行交易,以免遭受损失。建议所有交易均在直播平台内置的购物系统中完成,避免私下转账带来的风险。

其次,面对直播间的各种营销话术,消费者应保持理性,切勿冲动消费。对于“全网最低价”、“限量秒杀”等宣传,应通过第三方比价工具核实价格,避免落入虚构原价的陷阱。同时,对于“百分百正品”、“特效保证”等绝对化承诺,消费者应要求主播出示相关证明文件,如商品检测报告和授权证书。消费者还需注意识别“刷单炒信”行为,通过综合查看商品详情页参数和用户真实评价等信息,做出明智的购物决策。

在选购特定品类商品时,消费者应更加审慎。例如,在选购保健食品时,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同时,核对保健食品注册号或备案号,并根据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适宜人群等信息进行科学选择。消费者应警惕虚假夸大宣传,确保所购保健食品符合自身需求。

中国消费者协会还提醒消费者,在直播购物过程中,应录屏保存商品宣传的全过程,特别是质量承诺和售后服务等关键内容。消费者还需妥善保存订单详情、支付凭证、物流信息等电子证据。对于重要信息,建议截图备份;与客服沟通的文字聊天记录也需完整保存;电话沟通时,应录音存证,以便在发生纠纷时提供有力证据。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消费者在网络直播带货中的权益将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同时,这也将促使直播平台和商家加强自律,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共同推动网络直播带货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