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场动态中,几个关键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的表现引人注目。截至2月11日午盘,公司债ETF(代码511030)的交易价格维持在10.54元,半日内的成交额达到了4573.82万元,显示出市场的活跃交易氛围。与此同时,国开债券ETF(代码159651)的最新报价为105.81元,半日成交额为1122.62万元。国债ETF5至10年(代码511020)的最新报价为117.76元,半日成交额高达6136.05万元,换手率达到了4.82%,表明该基金在市场中的流动性较强。
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些ETF的表现也颇为稳健。截至2月10日,公司债ETF在近半年内累计上涨了1.14%,国开债券ETF则上涨了1.26%。国债ETF5至10年在近三个月内实现了3.70%的涨幅,显示出其较强的市场适应性。
在规模方面,公司债ETF的最新规模达到了111.01亿元,创下了近三个月的新高。国开债券ETF在近三个月内规模增长了2.55亿元,增长幅度显著,新增规模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靠前。国债ETF5至10年的最新规模为12.72亿元,显示出其稳定的市场地位。
从份额变化来看,国开债券ETF在近三个月内份额增长了233万份,增长幅度同样显著,新增份额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靠前,这进一步证明了投资者对该基金的青睐。
在资金流入方面,公司债ETF在最近四个交易日内合计吸引了8223.49万元的资金流入,显示出市场对该基金的看好态度。杠杆资金也在持续布局中,国开债券ETF连续三天获得杠杆资金的净买入,最高单日净买入额达到85.89万元,最新融资余额为205.09万元。
近期,业内人士对资金面的分析指出,由于防范资金空转、稳定汇率、打击债市过度投机以及经济边际企稳等多重因素,资金面的紧平衡状态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市场普遍预期DR001在第一季度难以回到1.5%以下的水平,资金面的宽松可能需要以债市的大幅下跌为代价。自2024年12月以来,债市一直预期2025年将有50个基点的降息,但目前已提前定价了40个基点的降息。然而,业内人士预测第一季度不会有降准或降息的动作,在经济边际企稳的背景下,第二季度降息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上半年经济状况尚可,下半年降息的可能性也可能降低。因此,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更多地是对过去的总结,而非对未来的预判。债市对降息的预期可能需要大幅修正。
当前,全社会的预期正在改善,股市呈现出春季躁动的迹象。尽管房地产对经济仍有拖累,PPI难以大幅改善,经济复苏面临困难,但房地产的拖累正在边际减弱,消费可能有所好转,经济整体呈现出企稳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市场相对看好中低评级信用债,利差正在压缩。渤海银行和恒丰银行的永续债因2月理财规模季节性回升而受到推荐。相比之下,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目前缺乏配置价值,投资者需要耐心等待机会。
平安基金旗下的债券ETF三剑客——公司债ETF、国开债券ETF和国债ETF5至10年——涵盖了国债、政金债和信用债等多种产品类型,久期横跨长、中、短,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穿越债市周期的助力。这些ETF的表现和策略调整,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