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界
网络资讯 产业经济 科技人物 数据洞察 行业动态 智能出行 智能手机 数码极客 商业资讯

果咖热潮再起,瑞幸库迪等巨头加码,果咖专门店何去何从?

2025-06-04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近期,瑞幸咖啡的小程序菜单上,水果元素悄然占据了C位。观察发现,自4月以来,瑞幸在果咖系列上动作频频,不仅迎回了人气单品“椰青冰萃美式”,还相继推出了“夏日西瓜冷萃”与“凤梨美式”等新口味。经典产品“橙C美式”与“柠C美式”也迎来了升级,消费者只需额外支付2元,就能将它们升级为气泡水美式。

这一系列新品上市,为瑞幸带来了显著的销售成绩。5月14日,瑞幸咖啡在微博上宣布,“橙C美式”已成为其历史上首个销量突破3亿杯的小众单品,这一数据无疑彰显了果咖系列的受欢迎程度。

事实上,随着夏季的到来,瑞幸并非唯一在果咖领域发力的咖啡品牌。库迪咖啡早在去年就启动了果咖季活动,活动期间果咖系列销量突破1亿杯,单日销量更是超过100万杯。近期,库迪又推出了三款新品——“魔丸柚杏美式”、“魔丸杏皮气泡冰萃”和“灵珠生椰拿铁”,且均以9.9元的亲民价格出售。

幸运咖则采取了高频上新的策略,入夏以来已推出了16款夏日新品,其中8款为果咖,涵盖了芭乐、石榴、苹果等多种水果,定价在6至8元之间。同时,Manner咖啡也推出了10款果咖新品,包括桃子、橙子和柑橘等口味;肯悦咖啡则推出了荔枝风味的白兰地气泡美式和生椰拿铁;挪瓦咖啡不仅推出了当季新品“暴打双柠美式”,还将系列果咖产品升级为0添加糖版本;星巴克则推出了以小众水果佛手柑为原料的佛手柑柚柚美式。

据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仅今年4月,咖饮品牌推出的68款新品中,含水果元素的咖啡就占据了半壁江山,达到了34款。这一数据表明,果咖已成为咖饮市场的新宠。

回顾果咖的兴起历程,可以追溯到2020年,当时一批“果萃咖啡”在社交平台上走红,吸引了大量消费者。2021年,瑞幸咖啡推出的生椰拿铁更是将果咖市场的热度推向了新的高度,随后,一批主打鲜果咖啡的专门店也应运而生,并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其中,发展最为迅猛的当属“本来不该有”。该品牌于2021年在广东惠州成立,仅用一年时间就开设了超过500家门店,巅峰时期更是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700家门店。然而,好景不长,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该品牌就陷入了闭店困境,目前门店数量已大幅缩水。

与此同时,资本也曾对果咖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22年4月,精品果咖连锁品牌FELICITY ORIGIN获得了1000万元的A轮融资;同年11月,创立仅半年的怪物困了·鲜果咖啡也获得了奈雪旗下基金的天使轮投资;蓉小乔则在2023年11月拿到了中南金服的5000万元A轮融资。然而,从2023年开始,不少果咖专门店却遭遇了闭店潮,如蓉小乔的门店规模也从融资时的160家减少到了50家。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果咖专门店的没落与连锁咖啡品牌的发力密不可分。瑞幸、库迪、星巴克等品牌凭借高频次的产品迭代和精准营销,不断抢占市场份额,削弱了果咖专门店的市场存在感。同时,果咖专门店的市场定位也存在先天缺陷,更适合作为综合性咖啡店的补充品类。

随着果咖市场的竞争加剧,品类重叠和同质化问题也日益凸显。由于缺乏技术壁垒,当生椰拿铁、橙C美式等成为现象级单品时,其他品牌便纷纷跟风推出类似产品,导致差异化不足。在供应链方面,水果价格受季节和产量影响显著,加上冷链运输成本,使得果咖的单杯原料成本普遍高于传统咖啡,这在长期的价格战中处于不利地位。

快手可灵 AI 太能打,商业化跑得比谁都快
文 / 玄玄也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最近,花旗和长江证券的研报都表示,快手可灵 AI 的商业化进程超出了预期。这个判断主要来自实实在在的成果,就在上周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可灵AI亮出成绩单,目前可灵 AI 在全球已经有超过 4500 万创作者,产品发布到现在升级了

2025-08-05

让“灵魂”附身机器人 京东做到了
文 / 玄玄也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7月27日,京东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正式发布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为机器人、机器狗和AI玩具等设备赋予大模型驱动的对话能力。这一创新技术让冰冷的机器拥有了温度,让智能交互变得更加自然、生动。JoyInside基于京东升

2025-08-01

科大讯飞董事长说马斯克不懂AI 被某大佬怼的超级难听
文 / 玄玄也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7月24日,雪球平台上一条帖子掀起轩然大波。雪球用户 “高尚的开源小翠鸟” 转发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6月访谈中的原话:“马斯克实际上对人工智能,我不认为他真的懂”,并质疑其 “压根没研究过马斯克的大模型”。该用户认为科大讯

2025-07-30

饿了么的焦虑与反击
文 / 玄玄也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10天前,市场监管总局对饿了么、美团、京东等外卖平台进行了集体约谈。这场约谈的背景,是近几个月愈演愈烈的外卖大战。从免佣金到百亿补贴,从骑手福利到算法优化,各平台的竞争手段可谓花样百出。监管部门要求各平台“理性参与竞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