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交地产(股票代码:000736.SZ)经历了重大变革,其股票简称正式更改为“*ST中地”,标志着这家央企地产股首次戴上了退市风险警示的帽子。这一变化源于中交地产的经营困境和财务状况的恶化。
据中交地产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了183.02亿元的营收,但亏损额却急剧扩大至51.79亿元。更为严峻的是,截至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已经转为负值,达到-35.79亿元。这一数据直接导致中交地产的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随之变更为“*ST中地”,且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在4月16日的交易中,*ST中地以4.9元/股的价格收盘,跌幅达到5.04%,总市值缩水至36.61亿元。
作为中交集团旗下唯一的A股地产上市公司,中交地产曾凭借“基建+地产”的双重优势,在行业内风光一时,行业排名一度攀升至全国第20位。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中交地产的千亿销售目标逐渐变得遥不可及。
根据深交所的上市规则,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中交地产,如果在2025年再次出现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或者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等情况,其股票将被终止上市交易。这一规定无疑给中交地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保住上市地位,中交地产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正在筹划将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转让给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这一举措被视为中交地产改善资产质量、缓解财务压力的重要步骤。截至目前,这一重大资产重组仍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中交地产方面表示将根据进展情况及时披露重组方案。
中交地产的亏损问题在近年来持续加剧。2023年,公司首次由盈转亏,而到了2024年,亏损额进一步扩大。财报显示,2024年中交地产的房地产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了46.69%,毛利率也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竣备的房地产项目增加,公司财务费用大幅上升,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中交地产还对部分存在减值迹象的房地产项目进行了资产减值测试,并计提了大量的减值准备。这些减值准备直接导致了公司净利润和股东权益的大幅减少。经过减值测试后,中交地产对应收款项、房地产项目、财务担保合同等计提了信用减值准备,合计达到73亿元。
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和退市风险警示的压力,中交地产开始寻求转型之路。一方面,公司计划通过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注入物业资产等方式实现“软着陆”;另一方面,中交地产也在积极探索轻资产业务的发展路径,如物业服务、资产管理与运营等。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虽然中交地产已经完成了对中交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但物业管理行业同样面临着增长动力不足、盈利下滑的挑战。中交地产在物业管理业务上的规模和营收都处于相对落后的梯队,且毛利率也有所下滑。
与此同时,中交地产的资产管理与运营业务规模也相对较小,目前仅有4处物业出租。在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后,如何依靠这些轻资产业务支撑起公司的市值和盈利能力,成为中交地产面临的一大考验。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中交地产的转型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但无论如何,中交地产都必须积极应对当前的困境,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点,以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