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股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一场无声的较量悄然落幕,腾讯控股凭借其在流量领域的深厚积累,在这场大模型时代的角力中脱颖而出,成为公募主动权益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腾讯控股以698亿元的持仓市值,力压宁德时代和贵州茅台,首次登上公募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的榜首。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腾讯在资本市场上的强劲表现,更反映了公募基金经理们对腾讯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互联网板块整体呈现回暖趋势。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持有港股的比例中位数上升至23.53%,环比增长6.18%。在这一背景下,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围公募前二十大重仓股,且持股数量均有显著提升。
公募基金经理们对港股互联网企业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些企业在AI时代的流量价值。一位重仓腾讯的基金经理表示,尽管当前大模型技术尚未形成长久的壁垒,但腾讯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流量入口优势,受益的确定性较强。
从数据上看,腾讯的公募持股总市值在一季度内增长了将近一半。这主要得益于公募基金经理们对腾讯的增持以及腾讯股价的上涨。据统计,一季度共有1179只公募基金合计重仓腾讯1.52亿股,环比增加24.27%。
除了腾讯外,阿里巴巴、中芯国际、小米等港股互联网企业也受到了公募基金经理们的青睐。其中,阿里巴巴的持仓市值增长尤为迅速,已成为主动权益基金的第五大持仓股。小米集团也跃升为公募的第11大重仓股。
那么,为何在这场大模型之争中,腾讯能够脱颖而出呢?这主要得益于其在流量入口和数据积累方面的优势。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流量入口和数据积累已成为当前阶段比较有确定性的壁垒。而腾讯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数据资源,成功抓住了这一机遇。
腾讯在AI领域的布局也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期,腾讯在搜索栏下方添加了下载“腾讯元宝”的提示,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下载。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腾讯在流量入口方面的优势,也为其在AI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从静态估值角度看,恒生科技指数整体估值不高,腾讯即使股价上涨,其回购和分红回报率仍具有吸引力。同时,腾讯仍具备一定的成长性,预计未来几年可保持稳定的增速。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公募基金经理们看好腾讯的重要原因。
展望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腾讯有望凭借其在流量入口和数据积累方面的优势,继续领跑港股互联网板块。同时,公募基金经理们对港股互联网企业的态度也将持续发生变化,更多优质企业有望获得他们的青睐和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