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盛夏的热烈氛围中,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这场全球供应链行业的盛会中,众多国际企业纷纷亮相,其中美国科技巨头们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
展会现场,一台由中国制造、搭载英伟达芯片的机器人灵活地穿梭于人群之中,为参观者递上冰镇的矿泉水。这一幕不仅展现了机器人的智能与便捷,更凸显了全球供应链中各国企业间的紧密合作与相互依存。
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博览会的开幕式上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讲,他称赞“中国供应链是一个奇迹”。黄仁勋还透露,英伟达即将向中国市场推广其先进的H20芯片,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与重视。
在英伟达的展台上,黄仁勋的高调亮相无疑成为了焦点。他强调,对于许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而言,融入中国这一世界上最完备的供应链体系,是驱动全球创新的关键。
除了英伟达,苹果公司也在博览会上展示了其在中国供应链上的深度布局。苹果公司的展台设计独特,展示了其中国供应商的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流程。据苹果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介绍,过去五年间,苹果在中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领域的投资已超过200亿美元。
智能汽车展区同样引人注目,特斯拉展台上的Model 3和Model Y车型因其高达95%的本土化零部件占比而备受瞩目。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高效生产更是令人惊叹,平均每37秒就有一台新车下线。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表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电动车产业链,为特斯拉提供了坚实的供应链保障。
康宁公司、美敦力等美国企业也在博览会上展示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深耕细作。康宁中国区总裁兼总经理林春梅表示,康宁将在中国增加5亿美元的投资,以“中国速度”驱动全球创新。美敦力则推出了一款100%本土化的医疗器械产品,该产品从研发到获证量产仅用了一年时间,并迅速覆盖了全国500多家医院。
据博览会主办方中国贸促会介绍,本届博览会上美国参展商数量比上届增长了15%,参展面积也增加了10%。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彰显了全球供应链中各国企业间的紧密联系与合作。
在博览会的各个展馆内,上中下游企业毗邻而居,直观展现了彼此间的依存关系与协同效应。这种独特的展示逻辑不仅让参观者能够深入了解全球产业分工协作的现状,更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与合作机会。
对于许多美国企业而言,投资中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他们深知,在中国这一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市场中,与中国供应商的深度合作将为他们创造不可替代的优势。正如黄仁勋所言:“如果你想保持发展,就必须持续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