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茶饮行业巨头喜茶发布了一封内部邮件,邮件主题聚焦于“不参与数字游戏与规模内卷,回归用户与品牌”。这一表态标志着喜茶在行业竞争中采取了新的战略方向。
在这封邮件中,喜茶明确指出,尽管新茶饮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行业内过度追求数字、价格与规模的内卷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用户对新茶饮的喜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喜茶决定在2025年更加专注于执行差异化战略,旨在为用户提供独特的品牌体验。
具体策略上,喜茶强调将坚持“不做低价内卷”,拒绝参与无意义的价格战;同时,也将暂时停止接受事业合伙申请,以避免盲目扩张门店规模,转而支持现有事业合伙人提升服务质量。喜茶还计划强化品牌与用户的深度连接,通过更加贴近用户需求的方式,重塑品牌形象。
喜茶在邮件中反思了过去几年行业内的同质化竞争与门店过剩问题,指出这些问题源于过度追求资本利润和短期效益,而忽视了用户需求的本质。喜茶认为,广泛同质化的产品和过度的规模扩张,不仅消耗了用户的喜爱,也动摇了整个行业的根基。
事实上,喜茶对行业内卷现象的反思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24年9月,喜茶就曾宣布退出中式新茶饮的价格战,并承诺将推出更多差异化的产品和品牌活动。这一决定在当时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而此次内部邮件的发布,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喜茶的战略方向。
然而,喜茶退出低价竞争的决定并非没有争议。部分网友表示,在价格敏感的市场环境下,低价策略仍然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有消费者反映,虽然喜茶在新开门店中尝试了新的产品和服务,但口感和品质似乎有所下滑。
尽管如此,喜茶在新茶饮市场的表现仍然值得关注。近年来,随着一线茶饮市场的逐渐饱和,通过加盟快速拓展门店、推进下沉市场布局已成为不少新茶饮品牌的重要策略。喜茶也不例外,自2022年11月正式开展事业合伙业务以来,其门店数量迅速增长。
根据喜茶发布的《2023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喜茶门店数已突破3200家,同比增长280%,成为行业内规模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而截至2024年9月,喜茶门店总量更是达到了4300多家。
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喜茶在今年年初已经开始转变门店经营策略。例如,在成都春熙路开出了一家以不同元素为主题的旗舰店“叠院”,并推出了首款成都城市限定产品。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喜茶在创新方面的实力,也为其在新茶饮市场的竞争中增添了新的动力。
春节期间,喜茶全国各地门店销量涨幅显著,众多门店环比节前销量涨幅超过300%,部分门店甚至增幅超过900%。这一强劲的市场表现,无疑为喜茶坚持差异化战略、拒绝低价内卷的做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