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界
网络资讯 产业经济 科技人物 数据洞察 行业动态 智能出行 智能手机 数码极客 商业资讯

哈啰、蚂蚁、宁德时代“桃园三结义”,要掀翻百度萝卜快跑们的桌子?

2025-07-02来源:互联网编辑:芳华

文 / 王新

美编 / 顾青青

出品 / 网界

这不是哈啰、蚂蚁、宁德时代的约稿,小编只是想在这里絮叨絮叨。

三国那会儿,刘关张在桃园里一拜,靠着刘备的人脉、关羽的刀、张飞的家底,硬是在乱世里拼出了蜀汉的基业。现在的 Robotaxi 赛道,也上演了这么一出 "新桃园结义"。

6 月 23 日,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凑在一起,注册了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12.88 亿的注册资本,加上超 30 亿的首期出资,这新公司一出生就带着 "金汤匙"。

可这赛道早就挤满了人。

萝卜快跑铺的点多,但不少城市还停留在小规模测试,商业化盈利的影子都没见着;

小马智行技术上能打,可运营场景偏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下沉能力还差口气;

文远知行在部分区域跑通了一些短途场景,可规模一直没做起来,想扩范围还得砸更多钱;

连特斯拉都在美国试运营了,可它那套纯视觉方案,在复杂路口和极端天气下总出小状况,安全性还没完全让人放心。

有人说,这仨巨头联手,是来降维打击的;也有人觉得,Robotaxi 的水太深,就算是 "黄金三角",也可能栽跟头。

就像当年刘关张结义,看着是强强联手,可谁也说不准能不能成气候。这新凑的 "三兄弟",到底能在 Robotaxi 江湖里走多远?

01.各怀本事的 "三兄弟"

哈啰就像刘备,手里握着底盘。它从共享单车起家,慢慢把生意做到了共享电单车、顺风车、网约车这些领域。现在全国 400 多个城市都有它的业务,8 亿多注册用户,一天能接超过 1000 万单。这些可不是虚的,Robotaxi 要想跑起来,就得知道人在哪、车往哪开,哈啰在二三线城市的短途出行里摸爬滚打这么久,手里的运营数据和线下团队,正好能派上用场。

但哈啰也有难处。四轮车业务一直被滴滴、T3 出行这些大块头压着,做不大。共享单车的增长也慢了,2024 年财报里,这块业务的营收增速还不到 5%。它太需要一个新机会了,而 Robotaxi 被不少人看作是出行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哈啰想借着这个风口,给自己找条新出路。

蚂蚁集团像关羽,手里握着算盘和算法。它的 AI 和数据能力是出了名的,支付宝、高德地图这些产品攒下了海量的用户出行习惯。这些东西能帮 Robotaxi 规划路线,知道什么时候哪块地方用车的人多。它的支付体系和区块链技术,还能管结算、保安全,把整个流程串起来。更重要的是,AI 大模型现在能给出行行业提效,比如优化调度、提升客服效率,这些都是蚂蚁的强项。它也想在出行这个场景里,把自己的技术用得更透。

宁德时代则像张飞,家底厚,手里握着硬家伙。它是全球动力电池的老大,去年虽然营收降了点,但技术实力摆在那。它搞的 "磐石底盘" 能把电池和底盘融到一起,让整车量产快不少;"巧克力换电"方案,连收费模式都想好了。现在它还在琢磨智能滑板底盘,长安马自达、阿维塔这些车企都打算用。Robotaxi 对成本、效率、定制化的要求特别高,正好能用上宁德时代的这些技术。而且,动力电池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它也想多绑点下游的场景,Robotaxi 就是个好选择。

今年 4 月,仨就签了战略合作协议,说要在智能驾驶、新能源出行这些地方好好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就是把这事落到实处。就像刘关张各有各的盘算,但都想匡扶汉室一样,这仨也是各取所需:哈啰要场景和数据,蚂蚁要技术落地,宁德时代要硬件出口,凑在一起,理论上能把 Robotaxi 的链条打通。

02. "结义"虽好 同志仍需努力

仨兄弟凑在一起,账面上确实好看。哈啰的运营场景能给 Robotaxi 提供数据,蚂蚁的算法能优化决策,宁德时代的底盘和电池能打基础。

有人说,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场景能推着技术进步,技术能让场景体验更好,能源能保证系统稳定。单靠一家企业,很难把这些都做到位,但合在一起,好像就能突破边界。

甚至有人畅想,这组合还能做更多事。比如移动储能,现在国家不是在推 "车网互动" 吗?哈啰全国 360 个城市的运维网络,改一改就能当移动储能的节点。宁德时代的电池有 V2G 技术,低谷时给车充电,高峰时还能把电卖回电网,这样出行和能源服务就能一起做,赚两份钱。

这些想法听着挺好,但真要做起来,麻烦事不少。

哈啰手里的数据,大多是两轮车的。骑自行车、电动车的轨迹、热点区域、通勤习惯,和开汽车完全不是一回事。Robotaxi 要面对的路况更复杂,车与车之间的互动、行人、红绿灯,这些数据哈啰手里可能没那么多。

蚂蚁虽然有高德地图,但 Robotaxi 需要的是高精度的实时感知数据,暴雨天、雪天怎么开,这些都得靠额外的传感器和大量测试积累,不是光有导航数据就行。

宁德时代的滑板底盘也有问题。它用的是 "上下解耦" 设计,把电池、电驱这些核心系统都集成在底盘里,形成一个独立的控制单元。

但现在主流的 L4 级自动驾驶算法,都是按传统车身设计的,传感器放哪、怎么决策、怎么控制底盘,都是分开的。

如果用宁德时代的标准化底盘,传感器的布局可能受影响,搞不好会让决策变慢,控制精度下降。

更现实的是钱的问题。哈啰这几年日子不好过,2018 到 2020 年累计亏了近 50 亿,2024 年共享单车的利润率只剩下 3.2%,它急着要新收入。

但 Robotaxi 是个重资产的活儿,从研发到造车,再到大规模运营,哪都得花钱,而且回报周期特别长。哈啰能不能扛住这种长期投入,是个大疑问。

现在的 Robotaxi 赛道,早就挤得满满当当。萝卜快跑、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这些老玩家已经跑了好几年,T3 出行、曹操出行这些同行也杀了进来,几乎所有车企都有自己的 Robotaxi 计划。连特斯拉都在美国开始试点了。这时候才入局,哈啰他们想追上,得付出更大的代价。

03.江湖混战里的 "兄弟考验"

仨兄弟能不能成事儿,关键看能不能把各自的本事真正捏合到一起。刘关张结义,靠的是信任和共同的目标。现在这三家,虽然签了协议,成立了公司,但毕竟是三个独立的巨头,各有各的利益,真到了分资源、做决策的时候,会不会有矛盾?

哈啰想快点看到回报,毕竟它等着新业务救命。但蚂蚁和宁德时代,可能更看重长期布局。一个想快,一个想稳,节奏能不能合上?宁德时代的底盘技术,会不会完全按哈啰的需求改?蚂蚁的算法,会不会优先服务于哈啰的场景,还是要兼顾自己的其他业务?这些都是未知数。

而且,Robotaxi 要想赚钱,光靠技术和硬件还不够,得解决商业化的问题。怎么定价?怎么保证车的利用率?怎么处理事故责任?这些都不是单靠这三家就能搞定的,还得看政策、看用户接受度。就算车能自己开了,没人敢坐、没人愿花钱,也白搭。

当然,机会也不是没有。这三家在两轮车领域合作过,有一定的默契。哈啰在二三线城市的布局,是很多竞争对手没吃透的,那里的短途出行需求其实不小,Robotaxi 说不定能在这些地方先跑通。宁德时代的换电技术,如果能在 Robotaxi 上用好,可能会比充电更高效,降低运营成本。蚂蚁的支付和数据能力,也能让整个服务更顺畅。

就像三国里,袁绍、袁术这些老牌势力虽然强,但刘关张靠团结和灵活,慢慢也打出了名气。哈啰、蚂蚁、宁德时代这个组合,能不能在 Robotaxi 的混战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就看它们能不能真像兄弟一样,把 "场景 + 技术 + 能源" 的牌打好。

总结.靠信任和协作闯出一片天

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的这场 "新桃园结义",带着一身的资源闯进了 Robotaxi 赛道。就像当年刘关张带着各自的本事闯天下,它们也想靠互补的优势,在这个拥挤的领域里拼出一条路。

但结义容易,成事难。数据能不能互通、技术能不能兼容、利益能不能平衡,都是摆在它们面前的坎。Robotaxi 的江湖早就刀光剑影,老玩家根基已深,新对手不断加入,这仨兄弟要想站稳脚跟,光靠 "金汤匙" 和 "黄金三角" 的名头远远不够。

最终,它们是能像刘关张那样,靠着信任和协作闯出一片天,还是像很多拼盘式的合作那样,热闹一阵就散场?现在还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 "新桃园结义" 的每一步,都会被整个行业盯着。毕竟,Robotaxi 的未来,可能就藏在这些巨头的合纵连横里。

瑞幸杀入星巴克老家!
文 / 王三水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6月30日,瑞幸咖啡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两家门店正式开业,标志着这家曾在中国市场超越星巴克的品牌正式进军全球最大的咖啡消费市场——美国。这也是瑞幸继新加坡、马来西亚后,全球化战略的又一关键动作。瑞幸这两家门店分别位于百老

2025-07-04

百度新来的CFO 背后隐藏的信息量太大了
文 / 王永智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2025年7月1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发了内部信,宣布了新一轮组织调整。这次调整里,最受关注的是原金山云首席财务官(CFO)何海建正式加盟百度,出任集团CFO,全面接管财务体系。与此同时,原来代理CFO的何俊杰轮岗去管人力资源和行政管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