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界
网络资讯 网界财经 科技人物 数据洞察 行业动态 智能出行 智能手机 数码极客 商业资讯

中美稠油开发“对垒”:美国技术成熟,中国资源潜力大且自给能力提升

2025-10-01来源:快讯编辑:瑞雪

在全球能源版图中,稠油正从边缘走向中心。这种被称为“重质原油”的资源,因密度大、黏度高而一度被视为开发难题,但随着常规石油储量减少,其战略价值愈发凸显。据统计,全球稠油储量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和中国,其中美国加州和阿拉斯加的资源量达120亿吨,按当前开采速度可满足数代人需求。中国探明储量也超过30亿吨,海上储量占比超20%,成为降低能源对外依赖的关键。

美国的稠油开发呈现“南北分野”。加州克恩河油田是典型代表,储量近30亿吨,早期被误认为常规油藏,直到发现厚重的稠油层。通过蒸汽注入和泵送技术,采收率已突破50%。而阿拉斯加北坡因严寒气候,油藏深埋冻土层,开采需特殊设备,产量稳定但增长缓慢。2025年上半年,美国原油日产量达1341万桶,稠油贡献显著,其中二叠纪盆地虽以页岩油为主,但重油层参与开发,生产成本控制在每桶16美元。

技术差异塑造了中美开发路径。美国依赖成熟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采收率高但成本可控;中国则因地层复杂,采用热采、聚合物驱和二氧化碳注入等多元技术。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自上世纪50年代发现稠油以来,年产量占全国40%,其低硫原油适合炼制优质润滑油。渤海湾油田探明储量7.4亿吨,但动用率仅12%,未来潜力巨大。2025年,中国稠油年产量目标1500万吨以上,海上产量突破130万吨,南海惠州19-6油田单井测试日产413桶原油和6.8万立方米天然气,为海上开发注入新动力。

环境与成本的博弈贯穿开发全程。美国加州曾因土壤污染引发关注,作业工人需佩戴防护装备应对溢油危害;中国稠油埋藏深度普遍在1000至1500米,砂岩层松散导致开采成本高于美国,但伴生天然气资源丰富,可同步提升天然气产量。2025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约1110万桶/日,占消费总量的74%,稠油产量的增长有效缓解了对外依赖。

开发策略的差异化进一步凸显。美国炼厂对进口稠油依赖仍存,加州资源规模全球第二,但钻井数量减少,产量增速放缓。中国则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突破:辽河营城油田采用三次采油技术降低含水率,海上墩利10-2群油田引入冷热系统并行工艺,吐哈盆地利用空气泡沫驱动设定年产目标50万吨。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开采效率,也推动了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油价波动为两国带来共同挑战。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在68至70美元之间,美国日产1348万桶,但增速趋缓;中国稠油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以上,经过十年技术积累,已从“补充能源”转变为稳定支柱。南海新油田的发现和海上平台的抗浪设计,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稠油领域的竞争力。这场能源博弈中,中美各自依托资源禀赋和技术路径,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占据先机。

高德地图十一首日活跃用户破3亿,扫街榜上线助力线下消费新体验
10月1日,高德地图发文称,十一黄金周假期首日,截至下午4点,高德单日活跃用户破3亿人,比去年提前5小时达历史峰值。9月11日,阿里旗下高德地图宣布,高德扫街榜上线第一天,用户超4000万人。 此前,高德地…

2025-10-01

华为持续领航:任正非高瞻远瞩的思想,铸就企业卓越发展之路
华为是科技企业,它要在通信领域取得成功就需要规模化的人才,毕竟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所以任正非判断人才是根本,华为需要通过释放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成功,于是就有了“知本化”(相对“资本化”而言):…

2025-09-30

谷歌十年来首度大更新:全新渐变色“G”形Logo亮相,同步焕新Google Home标识
IT之家 9 月 30 日消息,据谷歌于当地时间周一发布的公告,该公司正将渐变色“G”标志定为全公司新标识。该新标识于今年 5月首次在安卓(Android)和 iOS 系统的谷歌应用中亮相,很快将全面应用于…

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