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界
网络资讯 网界财经 科技人物 数据洞察 行业动态 智能出行 智能手机 数码极客 商业资讯

火锅赛道“内卷”升级,逮虾记“一口整只青虾滑”引领虾滑品类新潮流

2025-10-09来源:互联网编辑:瑞雪

火锅赛道向来是餐饮行业的“兵家必争之地”。《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5》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全国火锅门店数量已突破49万家,但人均消费价格从过去的80元以上区间降至70元以上。尽管价格有所下滑,火锅市场规模却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达6175亿元,同比增长5.6%,预计2025年将突破6500亿元。这一现象表明,火锅消费需求依然旺盛,但品牌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直面新的挑战。

面对行业变革,火锅品牌纷纷开启“回归产品”的战略转型。今年6月,熊喵来了在十周年之际宣布大规模菜单升级,推出72道新品并提升品质,坚持“高质平价”路线。与此同时,朱光玉、巴奴、珮姐等品牌通过挖掘小众食材和传统工艺强化产品价值:朱光玉推出霞浦翡翠耗儿鱼、海钓深海鲜鱿;巴奴上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荔浦芋头和野山笋;珮姐则以传统石磨工艺打造重庆非遗黑芝麻豆花。这些举措的核心,是通过提升产品的“质价比”满足消费者对“物有所值”的期待。

然而,餐饮供应链指南发现,许多火锅店虽强化了产品质价比,却未能让消费者真正感知到价值。财经作家李翔指出:“部分优质产品和餐厅难以溢价,是因为只提供价值,却未传递价值感。”业内人士认为,火锅品牌若想在红海竞争中突围,需让产品具备“品质化、体验化、可视化”三大特征。这要求供应链从幕后走向台前,通过优化供给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生产出更契合消费趋势的产品。

以火锅店必备食材虾滑为例,其升级路径正成为行业风向标。在“2025中国餐饮品牌节”上,一款名为“一口整只青虾滑”的新品引发关注。该产品由专注虾滑供应链的逮虾记研发,采用90天生长周期的青虾,一半原料为整虾仁,并通过双工序剔除虾线,口感脆弹鲜甜。凭借对消费趋势的精准把握和创新能力,该产品斩获“2025风向标产品风尚奖”。在“HCC餐博会·2025秋季展”上,逮虾记展示了M3、M6、M9等不同含虾量的产品,适配不同火锅店需求,包装透明设计让消费者直观看到完整虾仁,真材实料一目了然。据企业透露,产品未上市前已获大量预订。

这款虾滑的升级策略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从“大颗粒”到“整只虾”,逮虾记重新定义了虾滑的“颗粒标准”:一包虾滑中半数为整虾仁,虾糜包裹虾粒,虾粒包裹整虾,形成“弹嫩+爆汁+鲜甜”的多层次口感。这种设计不仅强化了视觉冲击,更通过“一口三重口感”提升了消费体验,帮助门店打造差异化爆款。与此同时,从“糜状”到“整只”的转变,也开启了火锅虾滑的“可视化”时代,为品类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在工艺层面,逮虾记构建了严格的品质管控体系。原料选用生长周期90天的青虾,从虾塘到工厂最快仅需半小时,确保新鲜度;剥虾环节升级加工厂环境,联合研发自动化剥虾机,实现鲜虾上机一秒去头去壳去虾线;加工环节采用“盐溶性蛋白锁鲜工艺”,无磷锁鲜,保留营养成分。这些举措使产品品质更稳定,消费体验更突出,助力门店提升运营效率并打造记忆点。

除了产品本身,逮虾记还为餐饮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定制化出品建议、视觉化营销支持、标准化话术体系和全域推广支持。例如,针对不同门店类型定制出品方案,帮助快速融入菜单;提供图文、短视频等主题素材及桌卡、海报等营销工具,降低推广成本;打造标准化沟通话语体系,让消费者一秒理解产品价值,提升点单率。这些服务帮助餐饮店实现“品效合一”,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性价比的双重需求。

作为国内虾滑供应链头部企业,逮虾记自2021年成立以来便聚焦“滑类”产品,采用单品单厂模式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品质稳定。目前,其服务覆盖湊湊、珮姐、朱光玉、熊喵来了等约6万家品牌餐饮门店和300万家庭用户。企业通过集采、产、研、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布局,在北海建立占地88亩的智造工厂,布局全国冷链物流和仓配中心,具备下沉至2800个县城的配送能力,渠道覆盖餐饮、批发、商超和电商,形成从塘口到餐桌的闭环。

逮虾记还积极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2023年和2024年,企业连续牵头起草《虾滑》团标和《冻虾滑》国标,填补全球虾滑质量标准空白,率先提出“虾肉颗粒度含量”标准,为产品质量等级划分提供量化依据。此次“整只战略”的推出,不仅回应了消费者对“真材实料”的需求,更带动虾滑品类从“颗粒糜状”迈入“整虾入滑”时代,重新定义品质高度。作为行业标杆,逮虾记的示范效应有望推动整个供应链向更高品质、更高价值的方向进化。

贝索斯:未来10至20年,太空或成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新“热土”
快科技10月5日消息,据报道,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预测,未来10到20年内,人类将在太空中建造大规模数据中心。 这些数据中心将利用太空中的太阳能和相对简单的冷却条件,超越地球上的数据中心在效率和成本方面的…

2025-10-09

阿里入局机器人赛道:通义千问领衔,具身AI与实体产品融合开启新征程
10月8日周三,阿里巴巴通义千问的技术负责人林俊旸周三在社交媒体X上透露,阿里已成立“机器人和具身AI小组”。 成立机器人AI团队表明,阿里巴巴正将其在大模型和AI技术方面的优势向机器人等实体产品延伸,寻求…

2025-10-09

邢台12个大模型落地应用 人工智能助力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升级
近年来,我市聚焦特色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着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训练和应用。同时,接入国家一体化算力网络,有望建成长江以北最大的市场化AI算力集聚…

2025-10-07

马斯克再出招!Grok上线视觉生成模块Imagine 构建全模态AI社交系统
这一更新也意味着X生态的又一关键拼图完成:Chat(对话):提供智能交互与问答;Imagine(想象):负责视觉与视频生成;Search(搜索):未来与GrokiPedia知识库整合;Live(实时):即将…

202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