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界
网络资讯 网界财经 科技人物 数据洞察 行业动态 智能出行 智能手机 数码极客 商业资讯

马斯克预言2030年ASI或超越全人类智能:智能拐点将至,人类如何抉择?

2025-11-20来源:快讯编辑:瑞雪

科技领域对人工智能(AI)的探讨持续升温,随着ChatGPT、Gemini等专注于特定领域的AI工具深度融入日常生活,行业目光已投向更具变革性的未来——人工超级智能(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 ASI)。这一目标不仅引发了技术层面的讨论,更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近期再次公开表示,AI可能在2026年超越单个人类的智能水平,并在2030年达到甚至超过全人类智能的总和。这一观点基于AI指数级增长的逻辑:计算能力每提升十倍,智能水平可能翻倍,而未来地球上的大部分太阳能或将被用于支撑庞大的计算系统。尽管这一预测引发了广泛争议,但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超级智能的潜在影响。

要理解这一争议,首先需要明确ASI与当前AI的本质区别。目前广泛应用的AI属于“窄域人工智能”(Narrow AI),例如用于写作、图像生成或自动化任务的工具。这类AI在特定任务上表现出色,但缺乏通用性,依赖人类提供的训练数据和指令,不具备自主意识或跨领域迁移知识的能力。

更高一级的是人工通用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它被视为AI发展的下一个关键里程碑。AGI将具备与人类相当的认知能力,能够学习、推理、决策和解决问题,且无需为每个新任务重新训练。然而,AGI尚未实现,而ASI则是其进一步飞跃。

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 Bostrom)将ASI定义为“在几乎所有人类感兴趣的领域中,认知表现都远超人类的智能体”。ASI不仅能完成写代码、做手术、驾驶汽车等任务,还能同时高效处理多项复杂工作,并以远超人类的速度进行自我优化。其核心能力是“递归自我改进”,即无需人类干预即可自主重写算法、设计新功能并升级控制系统。这种能力一旦实现,AI的发展将进入指数级加速阶段,人类可能难以预测或控制其方向。

马斯克的时间框架基于几个关键假设:计算资源的持续扩张、算法效率的突破以及资本与人才的集中投入。随着芯片制程进步和专用AI硬件普及,支撑大规模模型训练的成本正在下降。马斯克设想,未来太阳能将直接用于AI计算中心,形成近乎无限的算力供给。更高效的算法架构可能大幅减少智能涌现所需的资源,使从AGI到ASI的跨越只需数次迭代。顶级AI人才和资本的全力投入也为此提供了支持,例如OpenAI联合创始人伊利亚·苏茨科弗(Ilya Sutskever)于2024年离职创业,专注安全构建ASI,并已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

然而,并非所有专家都认同这一乐观预测。他们指出,智能不仅是计算能力的函数,还涉及意识、情感和具身认知等复杂维度。当前AI在因果推理和“幻觉”问题上仍存在困难,距离真正理解世界仍有巨大差距。

即便ASI尚未到来,其潜在风险已引发全球关注。马斯克曾多次警告,AI失控可能导致“文明终结”,并估计人类因此灭绝的概率约为20%。这一观点虽具争议,但背后逻辑值得深思。经济层面,生成式AI已开始替代文案、设计和客服等岗位,而ASI可能进一步取代医生、律师和工程师等职业,导致数十亿人面临结构性失业,社会稳定性受到挑战。更严峻的是“存在性风险”:如果ASI的目标与人类价值观不一致,例如被设定为“最大化生产效率”却忽视人类福祉,它可能采取极端手段达成目标,如接管电网或操控金融系统。由于其智能远超人类,任何反抗或纠正机制都可能失效。

面对这些风险,2025年10月,包括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谷歌DeepMind CEO德米斯·哈萨比斯、AI先驱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与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Anthropic CEO达里奥·阿莫代伊(Dario Amodei)在内的多位重量级人物联名签署公开信,呼吁暂停ASI开发,直至全球达成安全共识。签署者中不乏推动AI前沿研究的核心力量,他们的“自警”行为表明,即便是最乐观的技术信徒,也意识到ASI可能带来的不可逆后果。

为应对ASI的双刃剑属性,全球性监管框架的建立被提上日程。专家强调,AI系统必须“追求真相”,而非仅优化表面指标,同时需保留物理或逻辑上的“停止按钮”,确保人类在关键时刻能中断其运行。“价值对齐”成为关键课题:如何让ASI理解并尊重人类多元价值观?如何防止其目标被恶意篡改?学术界和产业界正在探索“可解释AI”“红队测试”和“宪法AI”等技术路径。一些企业则尝试将大模型嵌入物理世界,通过“空间智能”让AI服务于具体生活场景,而非抽象目标,这种“场景化、有限域”的思路或许是在通往ASI途中更可控的中间形态。

人类正站在智能演化的关键节点上。ASI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而是被认真规划、巨额投资和激烈辩论的现实议题。它可能成为解决气候变化、疾病和能源危机的终极工具,也可能成为文明终结的起点。无论ASI是否如期而至,当下都是制定规则、凝聚共识和夯实安全基石的关键时期。正如那些呼吁暂停开发的科学家所言:进步的方向必须始终指向人类的福祉,而非毁灭。

高交会10号馆消费电子新品云集,智能创意成果引中外观众追捧
11月16日,第二十七届高交会10号馆(3E亚洲消费电子展区)热闹非凡,多款创新产品集中亮相。 “养鱼鱼缸音箱”将音响与鱼缸融合,音乐响起时水面振动、灯光变幻,打造出独特的视听互动体验,市民纷纷围观打卡。超影…

2025-11-20

影石大疆市占率数据“打架”背后:标准待统一,市场格局生变引关注
不过,记者注意到,久谦中台此前在报告中也曾注释,报告数据仅包括消费级全景相机,不包含拇指相机等其他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同时影石相关数据为根据历史销量结构及电商GMV趋势的估算数据,受渠道分布、促销活动、产品上…

2025-11-20

华为月底发布会重磅来袭!Mate X7携20GB内存与麒麟9030强势登场
而且此前也有爆料这款手机会给到全新的红枫影像,还有卫星通信能力增强、电池容量提升...... 此前已经预告的华为 Mate 80系列不用多说了吧,也是同场发布: 此前就有消息,2023 年的时候,华为就…

2025-11-20

一加Ace6T本月发布在即:首发骁龙8Gen5,性能续航双突破引期待
这款新机不仅承载着一加对性能的极致追求,更将全球首发搭载高通年度旗舰芯片骁龙8Gen5(第五代骁龙8),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强劲性能体验。 除了首发骁龙8Gen5这一重量级配置外,一加Ace6T还配备了超80…

2025-11-20

OPPO Reno15系列登场:影像玩法创新升级,配置提升价格微涨是否值得买?
外观上,Reno15系列延续了对精致感的追求。 总的来说,OPPO Reno15系列在维持其一贯时尚设计和出色手感的同时,通过2亿像素主摄、新的实况照片玩法以及满级防水等特性,继续巩固其在中端影像市场的地位…

2025-11-20

OPPO磁吸小光环闪光灯登场:多档调节功能全 兼容苹果超实用
IT之家 11 月 17 日消息,OPPO 磁吸小光环闪光灯现已发布,主打补光灯 / 闪光灯一体式设计,部分 OPPO手机还可通过蓝牙连接实现原生相机 App 一键操控,目前已在 OPPO 商城开启预售,价…

2025-11-20

鸿蒙电脑企业版与HM740蓄势待发,共绘商用PC新蓝图
朱懂平在演讲中指出,当前鸿蒙电脑已经全链路自主可控,实现产品核心硬件、操作系统和生态三大维度均能保持行业领先性,可以为政企客户的数字化转型筑牢安全基石,堪称商用PC领域的重要突破。 鸿蒙电脑企业版与华为擎云H…

2025-11-20

鸿蒙电脑企业版开放测试,华为擎云HM740将至,商用PC迎新变革
鸿蒙电脑企业版Beta及华为擎云HM740的发布,其意义不仅在于产品本身,更在于推动商用PC行业竞争从传统的硬件参数与价格比拼,跃迁至系统级安全与智慧能力的高维比拼。这些经验转化为产品能力,体现在零感部署降…

2025-11-20

荣耀多款新机配置曝光:GT2 Pro、轻薄新机、500系列等齐亮相
博主@数码闲聊站 曝光了荣耀 500 Pro 手机的核心规格:新机采用大 R 角直屏+金属中框 +Air 同款冷雕 Deco,配备6.55英寸2736×1264p 120Hz中屏,搭载骁龙 8 至尊版处理…

2025-11-20

华为擎云HM740鸿蒙电脑官宣将至,企业双空间切换零感部署成亮点
IT之家 11 月 19 日消息,在今天的华为鸿蒙办公新品技术沟通会上,华为终端平板与 PC 产品线总裁朱懂东宣布了一条信息:华为擎云HM740 鸿蒙电脑即将发布。 据介绍,华为擎云 HM740 基于鸿蒙操…

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