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最新发布的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在AI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当季营收达2478.0亿元人民币,在剔除已剥离业务影响后,核心收入同比增长15%。作为财报亮点,阿里云业务表现尤为突出,在AI需求持续旺盛的推动下,该板块收入增长34%,其中外部商业化收入增速达29%,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九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针对市场关注的AI行业泡沫争议,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在财报电话会上明确表示,当前全球AI产业链正经历供需两旺的扩张周期。他指出,自今年下半年以来,从存储芯片到AI服务器等硬件环节均出现普遍缺货现象,这种由需求驱动的产能扩张至少将持续两至三年。据其观察,无论是阿里自有的新一代GPU集群,还是市场上流通的数年前型号设备,目前均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
在硬件供应层面,阿里云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吴泳铭透露,现有AI服务器的上架速度已严重滞后于客户订单增长,导致在手积压订单规模持续扩大。这种供需缺口不仅体现在中国本土市场,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类似特征。为应对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阿里巴巴宣布将加大人工智能领域投入,除已承诺的三年3800亿元人民币投资计划外,不排除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追加资本开支。
从产业链动态观察,本轮AI投资热潮正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存储厂商、CPU制造商以及服务器供应商等环节均出现产能利用率攀升现象,形成完整的产业扩张链条。这种由终端需求拉动的增长模式,与过往技术泡沫时期资本盲目驱动的特征形成鲜明对比。阿里巴巴的财报数据及管理层判断,为市场提供了观察AI商业化进程的重要参考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