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界
网络资讯 网界财经 科技人物 数据洞察 行业动态 智能出行 智能手机 数码极客 商业资讯

技术创新引领突破:中国铀矿勘探十年蝶变,跻身铀矿大国行列

2025-10-28来源:快讯编辑:瑞雪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核能已成为中国能源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支柱。然而,历史上的中国曾因铀资源匮乏,核能发展长期受制于人,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今,这一切正随着技术创新与勘探突破发生根本性转变——中国已从“贫铀国”跃升为全球铀矿资源大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铀资源几乎处于空白状态。1950年代,中国借鉴澳大利亚花岗岩型铀矿勘探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普查,但这一模式在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屡屡受挫。1957年,湖南郴州金银寨发现711矿,虽为中国核武器研发提供了关键原料,但其储量有限、品位偏低,难以支撑核电规模化发展。2009年数据显示,中国铀资源储量仅17.4万吨,年产量不足2000吨,而需求量已逼近1万吨,80%的铀依赖进口,能源安全风险显著。

面对资源短缺与外部依赖的双重压力,中国地质学家开始突破传统思维。21世纪初,研究团队将目光转向沉积盆地的砂岩层,发现煤、油与铀存在共生规律,提出“煤铀共探”“油铀共探”的创新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煤田、油田的勘探数据,大幅降低勘探成本与时间。例如,鄂尔多斯盆地的砂岩层通过地下水循环沉淀铀元素,形成可开采矿床;松辽盆地钱家店铀矿的勘探中,油气上涌与铀沉淀的关联性得到验证;新疆塔里木盆地更发现全球最深砂岩型铀矿床(深度1820米),标志着中国深部矿床勘探技术的突破。

2013年,鄂尔多斯盆地大营铀矿床的发现成为转折点。该矿床储量超5万吨,采用地浸法开采,不仅环保高效,且毗邻煤炭资源,开采成本大幅降低。此后,中国铀资源储量持续增长,2023年新发现资源占总储量三分之一,预计到2025年自给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这一系列突破不仅缓解了进口依赖,更为核电发展提供了长期资源保障。

技术创新是推动铀矿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通过升级勘探技术,中国铀矿探明率显著提高,勘探成本持续下降。同时,绿色开采模式成为行业新标准,地浸法、选冶一体化等环保技术广泛应用,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矿权改革与资源共享机制的推进,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铀资源储备的增加,正在重塑全球铀市场格局。随着自给能力提升,进口依赖度下降,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话语权显著增强。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技术突破与环保实践为全球核能产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推动了低碳能源发展的国际合作。

从资源贫乏到自给自足,中国铀矿产业的崛起是自主创新与战略布局的生动体现。这一转变不仅夯实了核电发展的资源基础,更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全球能源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正以技术引领与绿色发展,书写着核能领域的新篇章。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AI大模型发布,赋能全链条,开启农业智能新时代
相较于传统农业管理平台,潍柴雷沃智慧农业AI大模型以多维数据为驱动,打通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系统,重塑农业场景应用,构建覆盖“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全流程智能决策闭环,形成了技术驱动、持续优化的农业生产新…

2025-10-28

2025年互联网新机遇:“零投流”下以站为核,开启企业独立商业新旅程
今天是2025年10月26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和大家聊聊新站点「冷启动」,也就是互联网大街上的开业仪式。 感谢大家的一起参与,希望大家能将今天所学运用到实际中,勇敢地在互联网的舞台上耕耘自己的领地,…

2025-10-28

钛动科技推“Navos×钛极”双引擎,李述昊:AI赋能出海,跨越文化差异促增长
李述昊指出,钛动多年在出海生态积累的Know-how,加上AI的加持,让中国的制造业能从“卖便宜”变成“卖喜欢”,最终在全球市场获取更大的成功。其进一步指出,能够快速让消费者决策的东西,一定是高频、冲动、易消…

2025-10-28

山东潍坊“90后”创业者领航:乐聚机器人获15亿融资,双场景布局冲刺IPO
乐聚机器人的产品分为两类:面向教育市场的30-70公分小型双足机器人,服务于全国近5000所中小学与职业院校;面向工业、科研场景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落地北汽越野车等工业场景。 竞争格局方面,2025年上半…

2025-10-28

《中国首部AI大模型私有化部署标准》编制中,多家单位携手共推规范落地
信华信(大连)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国内客户提供领先的数智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所属集团公司为信华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软件百强、第二大软件出口企业。 上海之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智合)成立于…

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