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界
网络资讯 产业经济 科技人物 数据洞察 行业动态 智能出行 智能手机 数码极客 商业资讯

淘宝搜索陷困境:用户直呼“失灵”,平台利益如何平衡?

2025-02-02来源:懂财帝编辑:瑞雪

近年来,不少淘宝用户纷纷表示,在使用淘宝进行购物搜索时遭遇了困扰。一位用户抱怨道,她在将一件衣服加入购物车后,系统连续数月不断向她推送同一商品,尽管她已经浏览了数十次。这种重复推荐的现象并非个例,多位用户都有相似体验。

不仅如此,用户在搜索特定商品时,系统往往优先推荐他们曾经购买过的店铺,而非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例如,当用户搜索运动长裤或跑鞋时,系统频繁推荐迪卡侬、乔丹、安踏等品牌,却忽视了许多新兴或有特色的品牌。这一现象在小红书上引发了广泛讨论,关于“淘宝搜索不好用了”的笔记数量已超过40万篇,而关于“淘宝搜索衣服都一样”的笔记更是超过了54万篇。

用户反馈显示,淘宝的搜索结果不仅缺乏多样性,有时甚至与搜索关键词完全不相关。例如,搜索运动长裤可能会得到休闲裤的推荐,搜索跑鞋则可能得到加绒保暖休闲鞋或老爹鞋的结果。淘宝的订单搜索功能也存在问题,用户难以快速找到特定商品的购买记录。

随着问题的日益凸显,淘宝作为国民级电商购物软件的地位开始受到质疑。对于用户而言,搜索的核心在于效率,即能够迅速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商品。然而,当前的淘宝搜索似乎并未做到这一点,反而让用户陷入了同质化的信息茧房,降低了购物体验。

从技术角度来看,淘宝搜索的问题可能源于底层数据、搜索框架或智能算法模型的故障。这些技术问题可能导致搜索结果与用户需求脱节,无法精准匹配。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在于淘宝的运营策略。随着淘宝越来越依赖算法推荐,用户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被忽视,搜索结果逐渐同质化。

回顾淘宝的发展历程,从2012年开始,淘宝便致力于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开发,通过用户标签提升搜索效率。这一策略在当时取得了显著成效,转化率大幅提升,商家和平台都从中受益。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对搜索效率的要求也更高。淘宝虽然抓住了时代机遇,转型无线化,并大规模应用推荐算法,但算法的惯性也逐渐将用户带入信息茧房。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业绩增长的压力,淘宝持续向用户推送他们购买、浏览、收藏过的店铺和商品,这进一步加剧了搜索结果的同质化。同时,B端商户也受到这一策略的影响,头部商家不得不增加广告营销费用以提升转化率,而中小商家则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他们为了获取流量,不得不跟随算法生产所谓的爆款商品,从而导致商品供给千篇一律。

面对用户的吐槽和市场的变化,淘宝似乎并未及时调整策略。尽管创始人马云和高管团队多次强调用户的重要性,但淘宝搜索的问题依然存在。这反映出淘宝在平衡用户、商家、平台利益方面的困境。在追求业绩增长的同时,淘宝可能忽视了用户的真实需求和体验,导致用户信任度下降。

为了重获用户信任,淘宝或许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运营策略,重新审视搜索系统的设计和算法的应用。只有确保搜索结果能够精准匹配用户需求,同时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才能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从而赢得市场的认可。

周鸿祎称智能体是“赛博牛马” 上班可以摸鱼自由了
文 / 玄玄也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8月6日,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ISC.AI 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这场以 “All In Agent” 为主题的盛会,因 360 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的一番惊人言论瞬间引爆舆论。周鸿祎表示,“智能体将变成我们的赛博牛马,做繁琐的工作

2025-08-07

快手可灵 AI 太能打,商业化跑得比谁都快
文 / 玄玄也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最近,花旗和长江证券的研报都表示,快手可灵 AI 的商业化进程超出了预期。这个判断主要来自实实在在的成果,就在上周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可灵AI亮出成绩单,目前可灵 AI 在全球已经有超过 4500 万创作者,产品发布到现在升级了

2025-08-05

让“灵魂”附身机器人 京东做到了
文 / 玄玄也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7月27日,京东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正式发布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为机器人、机器狗和AI玩具等设备赋予大模型驱动的对话能力。这一创新技术让冰冷的机器拥有了温度,让智能交互变得更加自然、生动。JoyInside基于京东升

2025-08-01

科大讯飞董事长说马斯克不懂AI 被某大佬怼的超级难听
文 / 玄玄也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7月24日,雪球平台上一条帖子掀起轩然大波。雪球用户 “高尚的开源小翠鸟” 转发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6月访谈中的原话:“马斯克实际上对人工智能,我不认为他真的懂”,并质疑其 “压根没研究过马斯克的大模型”。该用户认为科大讯

2025-07-30

饿了么的焦虑与反击
文 / 玄玄也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10天前,市场监管总局对饿了么、美团、京东等外卖平台进行了集体约谈。这场约谈的背景,是近几个月愈演愈烈的外卖大战。从免佣金到百亿补贴,从骑手福利到算法优化,各平台的竞争手段可谓花样百出。监管部门要求各平台“理性参与竞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