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玄玄也
美编 / 顾青青
出品 / 网界
8 月 4 日,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和全球知名出行平台 Lyft 达成了战略合作。
按照计划,萝卜快跑会通过 Lyft 平台在欧洲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2026 年,第六代无人车将率先在德国和英国部署,之后在欧洲市场逐步扩大规模,目标是达到数千辆,实现无人驾驶的规模化落地。
这一合作消息一出,就引起了不少关注,毕竟就在三周前,萝卜快跑刚与Uber达成合作,计划将无人车接入Uber全球出行网络。短短一个月内,接连拿下两家国际出行巨头,萝卜快跑的出海步伐明显提速。
从迪拜到香港,从阿布扎比到即将登陆的欧洲,萝卜快跑正用实力证明:无人驾驶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
01
欧洲市场,即将迎来中国无人车
欧洲的道路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数字化程度高,对于无人驾驶的规模化落地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也是萝卜快跑选择进军欧洲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萝卜快跑这次和 Lyft 合作,不是小打小闹。双方计划在2026年先把第六代无人车投放到德国和英国。
想想看,到时候在德国的柏林、英国的伦敦,当地居民打开 Lyft 的 App,就能叫到一辆来自中国的无人驾驶汽车,这画面是不是挺让人期待?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之后,他们会慢慢把规模扩大到数千辆。这意味着,未来欧洲很多城市的街头,可能都会出现萝卜快跑无人车的身影。对于当地用户来说,又多了一种安全、绿色、高效的出行选择。
其实,欧洲市场对于无人驾驶的接受度不低,相关的监管也在逐步完善。英国之前就通过了《自动驾驶汽车法案》,为无人驾驶产业发展建立了全套法律框架。这也为萝卜快跑在欧洲的落地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02
强强联手,各展所长
萝卜快跑和 Lyft 能走到一起,是因为双方都有各自的优势,合作能实现互利共赢。
萝卜快跑作为全球领先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实力不容小觑。目前,它已经在全球15座城市部署了超1000台无人驾驶汽车,为用户提供了超过1100万次出行服务,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超过1.7亿公里。这些数据背后,是它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不断积累和打磨。
它的第六代无人车采用了百度 Apollo ADFM 大模型 + 硬件产品 + 安全架构的方案,通过 10 重安全冗余方案、6 重 MRC 安全策略来确保车辆稳定可靠,安全性相当高。

而且,和第五代车相比,第六代车的整车成本下降了60%,单车采购价降低到了20.46万元,成本的降低也让它更有竞争力。
而 Lyft 作为全球领先的出行平台,在车队管理、用户运营和本地化布局方面经验丰富。它成立于 2012年,总部在美国旧金山,是美国网约车市场的第二大平台,截至2024年,占据美国约39%的市场份额。
更重要的是,今年4月份,Lyft 收购了德国网约车平台 FreeNow,这个平台业务覆盖9个国家、超190座城市,拥有630万活跃用户基础。这为萝卜快跑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本地资源。
Lyft 的 “人机协同出行网络” 战略也和萝卜快跑的发展方向相契合。这个战略是说自动驾驶车辆与人类司机相辅相成,共同为乘客提供符合需求的选择。有了 Lyft 在本地的运营经验和用户基础,萝卜快跑就能更快地融入欧洲市场。
03
全球化布局,脚步不停歇
这次和 Lyft 合作,只是萝卜快跑全球化战略的其中一步。因为今年以来,萝卜快跑在全球的布局动作不断,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早在7月15日,萝卜快跑就和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 Uber 达成了战略合作,计划将数千辆无人驾驶汽车接入 Uber 全球出行网络。
3 月 28 日,萝卜快跑还和迪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迪拜部署超1000 台无人驾驶汽车,今年 5 月已经在迪拜开启了道路测试。3月29日,萝卜快跑又宣布和阿布扎比的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当地规模最大的无人车队。
目前,萝卜快跑已经在迪拜开展了开放道路验证测试,阿布扎比的测试也即将启动,在香港的测试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

据了解,不光是萝卜快跑,国内很多自动驾驶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文远知行就是其中之一,它旗下的 Robotaxi 获得了沙特阿拉伯首张自动驾驶牌照,而且是全球唯一一家旗下产品拥有六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
小马智行也和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推进Robotaxi在迪拜的商业化落地。
这些中国自动驾驶企业的集体 “出海”,展现了中国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
而萝卜快跑在这当中,无疑走在了前列。它通过和 Uber、Lyft 这样的全球出行巨头合作,不断扩大自己的全球版图,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能体验到来自中国的无人驾驶服务。
总结
无人驾驶的全球化时代到来
此次萝卜快跑和 Lyft 的战略合作,是萝卜快跑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借助欧洲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及双方各自的优势,萝卜快跑有望在欧洲市场取得不错的成绩。
从率先在德国、英国部署,到逐步扩大规模,我们能看到萝卜快跑在无人驾驶领域规模化落地的决心和能力。
这次合作也不仅仅是两家企业的事情,它还体现了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
未来,随着更多中国无人驾驶企业走向海外,全球出行网络可能会因此发生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将更加多样化。
对于用户来说,安全、绿色、高效的无人驾驶服务将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