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界
网络资讯 产业经济 科技人物 数据洞察 行业动态 智能出行 智能手机 数码极客 商业资讯

歌尔股份一季度业绩亮眼,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近半成,盈利能力稳步回升

2025-04-22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歌尔股份一季度业绩亮眼,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近半

近日,歌尔股份发布了一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了显著增长,环比增长高达46.59%,再次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一季度,歌尔股份实现了营业收入163.05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4.6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3.53%。扣非净利润为2.92亿元,同比增长6.09%。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提升至12.41%和2.68%,同比提升3.21个百分点和0.79个百分点,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修复。

歌尔股份的运营质效在一季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归母净利润的环比增长不仅彰显了公司的强大增长动能,也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公司加强精益运营,有效控制成本,使得资产负债率下降至56.05%,较2024年末下降了2.78个百分点,偿债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资金回笼速度的加快也是歌尔股份一季度业绩的一大亮点。应收账款第一季度末余额较期初减少了53.52%,货币资金稳步提升至217.44亿元,较期初增加24.49%。经营现金流表现良好,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5.36亿元,同比增长0.13%,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撑。

歌尔股份在精密零组件业务、智能声学整机业务以及智能硬件业务板块中的AR/VR/MR、智能可穿戴等细分产品线上均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业务的顺利发展延续了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的盈利修复趋势,为公司整体业绩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技术创新方面,歌尔股份始终保持着高度的重视和投入。一季度,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达到10.96亿元,同比提升32.83%,占期间费用比例的61.74%。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了公司在业务层面的多点突破。

在CES2025展会上,歌尔股份推出了轻量化AI+AR眼镜、AI智能交互指环等创新产品解决方案,吸引了广泛关注。同时,控股子公司歌尔光学也发布了采用全新工艺的AR全彩光波导显示模组和DLP3D打印光机模组,实现了光学领域的全新拓展。在第三届扬声器新技术分享会上,歌尔股份还推出了多款焕新升级的微型扬声器技术,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升级。

Apple首席运营官Jeff Williams在3月亲自考察了歌尔股份的青岛大楼和潍坊工厂,并给予高度评价。这一举动不仅为歌尔股份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也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间。

在业绩稳步提升的同时,歌尔股份还通过控股股东增持和回购股份等方式持续释放市场信心。控股股东增持了9.99亿元股份,并实施了1.41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随着消费电子市场景气度的回升以及AI技术与终端产品的深度融合,歌尔股份不断提高技术壁垒和盈利能力修复能力。未来,在AR/VR/MR、智能穿戴等细分领域的技术落地与产能释放下,歌尔股份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业绩增长周期。

周鸿祎称智能体是“赛博牛马” 上班可以摸鱼自由了
文 / 玄玄也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8月6日,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ISC.AI 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这场以 “All In Agent” 为主题的盛会,因 360 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的一番惊人言论瞬间引爆舆论。周鸿祎表示,“智能体将变成我们的赛博牛马,做繁琐的工作

2025-08-07

快手可灵 AI 太能打,商业化跑得比谁都快
文 / 玄玄也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最近,花旗和长江证券的研报都表示,快手可灵 AI 的商业化进程超出了预期。这个判断主要来自实实在在的成果,就在上周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可灵AI亮出成绩单,目前可灵 AI 在全球已经有超过 4500 万创作者,产品发布到现在升级了

2025-08-05

让“灵魂”附身机器人 京东做到了
文 / 玄玄也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7月27日,京东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正式发布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为机器人、机器狗和AI玩具等设备赋予大模型驱动的对话能力。这一创新技术让冰冷的机器拥有了温度,让智能交互变得更加自然、生动。JoyInside基于京东升

2025-08-01

科大讯飞董事长说马斯克不懂AI 被某大佬怼的超级难听
文 / 玄玄也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7月24日,雪球平台上一条帖子掀起轩然大波。雪球用户 “高尚的开源小翠鸟” 转发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6月访谈中的原话:“马斯克实际上对人工智能,我不认为他真的懂”,并质疑其 “压根没研究过马斯克的大模型”。该用户认为科大讯

2025-07-30

饿了么的焦虑与反击
文 / 玄玄也美编 / 顾青青出品 / 网界10天前,市场监管总局对饿了么、美团、京东等外卖平台进行了集体约谈。这场约谈的背景,是近几个月愈演愈烈的外卖大战。从免佣金到百亿补贴,从骑手福利到算法优化,各平台的竞争手段可谓花样百出。监管部门要求各平台“理性参与竞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