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中国餐饮品牌节”上,精益企业中国资深顾问陈勇以《精益连锁管理:战略到执行的落地之道》为主题,分享了连锁餐饮企业在精益管理中的常见误区与实施路径。他指出,当前多数餐饮企业对精益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管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陈勇首先剖析了精益管理的四大误区。一是将精益等同于精细化,例如某火锅品牌规定汤中葱花数量,这种过度标准化忽视了顾客实际需求;二是将精益简化为成本控制,却忽略了顾客价值创造;三是将5S管理异化为形式主义,如某企业为抹布编号,增加不必要的SKU;四是认为标准化必然导致僵化,部分企业通过稽核小组强制执行标准,反而引发管理矛盾。他强调,精益的核心是以最少资源创造最大顾客价值,而非机械套用工具。
以丰田为例,陈勇阐述了精益管理的实践成效。这家从纺织机械转型的车企,通过30年持续改进,将营业利润提升至4.8万亿日元,现金储备达8.98万亿日元。尽管在中国市场面临挑战,但其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仍达300亿元,远超比亚迪全年利润。这印证了精益管理对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塑造作用。
针对餐饮行业特性,陈勇提出七步实施框架。第一步是定义顾客价值,以皮爷咖啡为例,其高端吧台材质虽昂贵,但若顾客不愿为此买单,则构成资源浪费。第二步构建日常管理体系,通过三年规划明确客户定位与企业目标,再以方针管理衡量组织健康度,而非简单绩效考核。他特别提到可视化报表的重要性,要求财务、IT等部门半年内完成报表体系搭建,使管理层专注决策而非数据整理。
在持续改善环节,陈勇指出企业普遍存在两大浪费:一是“未利用”,如空间、设备闲置,更关键的是人才潜能未被激发;二是“过度处理”,例如80元客单价的火锅过度追求摆盘精致,不如增加食材分量。他以姐弟俩土豆粉为例,通过优化生产线使班产翻倍,人员未增且无需加班,证明消除浪费比单纯压缩人力更有效。
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陈勇引用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的观点,强调“1000家店是复制1家好店,而非开1000家店”。他建议将标准目录化,采用图文结合而非视频形式,便于门店执行。在人才发展上,需建立阶梯培养体系与内部教练制度,确保管理标准可复制。
对于精益领导力,陈勇提出三大要点:人性尊重,接受员工犯错并引导改进;持续改善,坚信任何流程都有50%优化空间;现地现物,要求管理者深入现场发现问题。最终,企业文化需通过管理制度落地,而非仅靠宣传或考核。
陈勇以LINLEE林里手打柠檬茶的案例收尾。该品牌曾因会议效率低下导致管理混乱,通过优化PDCA循环与可视化报表,一年内实现管理跃升,创始人得以安心休假。这再次证明,精益管理虽需长期坚持,但能为企业带来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