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各大科技企业纷纷将人才视为突破技术瓶颈的核心要素。阿里巴巴近期在AI人才引进方面动作频频,原快手副总裁张迪的加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位曾主导快手可灵AI大模型研发的技术专家,现已出任淘天集团"未来生活实验室"负责人,职级为阿里P11序列高级管理者,直接向集团首席科学家郑波汇报。该实验室作为阿里AI战略的重要载体,成立一年多来已在多模态交互、大语言模型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仅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发表的论文就超过10篇。
张迪的职业生涯颇具戏剧性。这位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生,2010年加入阿里后从基层技术岗位起步,逐步成长为资深技术专家。2020年转战快手期间,他先后担任大模型与多媒体技术团队负责人,主导了可灵大模型的架构设计与全场景落地。随着快手战略调整,这位技术领军人物于2025年8月卸任,短暂加盟B站后重返阿里怀抱。
阿里对张迪的回归寄予厚望。这位兼具技术研发与商业落地经验的专家,将与掌舵实验室的郑波形成技术合力。郑波作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曾在谷歌领导展示广告算法团队11年,在深度学习、多模态技术等领域造诣深厚。两位技术大咖的携手,被视为阿里加速AI技术产业化的重要信号。
这场人才争夺战折射出AI赛道的激烈竞争态势。阿里巴巴今年2月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AI与云基础设施建设,创下中国民营企业该领域投资纪录。9月24日的云栖大会上,CEO吴泳铭提出的"ASI宣言"更引发行业震动,直接推动阿里股价单日暴涨近3000亿港元。旗下夸克应用搭载最新闭源模型实现的搜索对话融合功能,标志着阿里在C端应用取得实质性突破。
电商领域的另一巨头京东同样在AI领域加码布局。今年5月推出的TGT顶尖技术人才项目,面向全球招募80余个核心课题的研究人员,覆盖多模态大模型、空间智能等前沿领域。秋招释放的1.8万个岗位中,AI相关职位成为争夺焦点。创始人刘强东亲自督战的AI战略,已催生出覆盖零售、物流等场景的产业级应用,全面重构供应链体系。
抖音集团则走出差异化路线,依托生态优势推动AI工具商业化。旗下豆包应用率先上线的AI购物功能,使这款用户规模破亿的工具从信息检索助手升级为智能消费伙伴。该应用具备的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全模态生成能力,正在重塑AI工具的价值边界。
在这场关乎企业存亡的技术竞赛中,阿里、京东、抖音分别聚焦技术研发、产业赋能与商业变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从算法优化到场景落地,从数据积累到盈利转化,AI竞争力已渗透至行业每个环节。谁能率先构建技术壁垒并实现商业闭环,谁就能在未来的行业格局中占据主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