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知名投行高盛的一则研报在金融市场掀起波澜——其将存储芯片巨头闪迪的目标价从140美元直接上调至280美元,维持“买入”评级。这一激进动作背后,是NAND闪存行业供需格局的剧烈变化,以及闪迪最新财报释放的超预期信号。
11月10日,闪迪公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达23.1亿美元,毛利率29.9%,Non-GAAP每股收益1.22美元,均大幅超过市场预期。更令市场震惊的是其第四季度指引:营收中值预计达26亿美元,毛利率中值飙升至42%,Non-GAAP每股收益中值3.2美元。这些数据如同一枚深水炸弹,直接引爆市场情绪。
高盛在研报中指出,闪迪的强劲表现并非偶然,而是NAND行业供需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信号。随着AI服务器对高端内存需求爆发式增长,存储厂商将产能优先投向高利润的DDR5和HBM产品,导致消费级NAND和DDR4供应持续吃紧。这种结构性短缺预计将持续至2026年,厂商定价权显著增强,利润率有望持续攀升。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判断。据媒体报道,11月NAND合约价大幅上调50%,DRAM价格同比暴涨171.8%。三星、SK海力士等头部厂商仅能满足约七成订单,供应紧张程度可见一斑。这种供需失衡直接推高了产品价格,为厂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利润空间。
基于上述判断,高盛对闪迪的估值模型进行了重大调整。其将闪迪“正常化每股收益”预测从7.8美元大幅提升至14美元,估值倍数从18倍上调至20倍,直接推动目标价翻倍。同时,高盛对闪迪未来三年EPS预测作出激进上调:2025年从2.88美元调至4.86美元,2026年从10.35美元调至19美元,2027年从12.57美元调至23.25美元,涨幅令人咋舌。
闪迪毛利率指引中的42%这一关键数字,主要得益于产品定价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公司正将资源向企业级SSD等高毛利产品倾斜,这种战略转型将进一步放大利润空间。高盛认为,只要竞争对手维持供应纪律,NAND价格上涨趋势就将继续,这将成为支撑闪迪股价和利润率持续走高的核心逻辑。
尽管市场上存在对产能扩张或需求拐点的担忧,但高盛在研报中明确表示,当前市场尚未完全消化这轮超级周期带来的影响,股价和估值仍存在上行空间。闪迪超预期的业绩表现、市场价格的飙升以及高盛目标价的大幅上调,这三重因素叠加形成强大合力,推动整个NAND板块成为市场焦点。
当前,NAND行业正形成“供需紧张-价格上涨-利润率提升-估值支撑”的良性循环,而高盛的研报无疑放大了这一趋势的市场预期。随着AI需求持续释放和供应端纪律性增强,这场由技术变革引发的存储芯片盛宴,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