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界
网络资讯 网界财经 科技人物 数据洞察 行业动态 智能出行 智能手机 数码极客 商业资讯

三位华人硅谷创具身智能公司,机器人叠餐巾获英伟达等巨头1.2亿美元A轮融资

2025-09-23来源:小AI编辑:瑞雪

近日,一家成立仅一年多的华人初创企业DynaRobotics完成1.2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跃升至6亿美元。本轮融资由英伟达领投,亚马逊等科技巨头跟投,标志着具身智能领域迎来重大突破。

这家由Lindon Gao、York Yang和Jason Ma三位华人科学家创立的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DYNA-1模型,让机械臂实现了每小时折叠餐巾37.5次、连续工作24小时成功率达99.4%的惊人表现。这项突破解决了机器人灵巧操作领域的商业化难题,引发行业震动。

与传统机器人企业不同,DynaRobotics选择避开竞争激烈的人形机器人赛道,也不涉足家庭场景,而是聚焦商用服务领域。CEO Lindon Gao解释道:"工业场景容错率极低,家庭环境过于复杂,而商用场景既具备挑战性又能容忍适当误差,就像教孩子走路需要循序渐进。"

核心技术DYNA-1模型采用视觉-语言-动作(VLA)架构,具备强大的泛化能力。首席科学家Jason Ma比喻:"这个模型就像聪明的学生,在餐厅学会叠餐巾后,到健身房能整理毛巾,去洗衣店也能分拣衣物。"这种跨场景学习能力,使机器人摆脱了单一任务的限制。

目前,该公司的机械臂已在餐厅、健身中心、自助洗衣店等多个场景落地。每个部署场景都成为数据收集站,通过真实环境交互不断优化模型,形成"部署-学习-优化"的良性循环。这种技术路线获得了英伟达的高度认可,黄仁勋旗下投资公司豪掷8.6亿人民币领投本轮融资。

行业分析指出,DynaRobotics的成功印证了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可行性。不同于传统工业机器人需要针对每个任务单独编程,其VLA模型通过少量示范就能掌握新技能,大幅降低了部署成本。这种技术路径被视为实现物理AI大规模应用的关键。

英伟达的巨额投资折射出芯片巨头向应用层延伸的战略布局。随着AI算力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掌握具身智能核心技术成为争夺下一个十年科技制高点的重要筹码。三位华人创始人的技术实力与商业智慧,使他们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脱颖而出。

目前,DynaRobotics团队仅30人,但已构建起从模型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完整能力。其选择"小而精"的商用场景切入策略,既避免了与巨头正面竞争,又为技术迭代积累了宝贵数据。这种务实作风获得了资本市场的热烈回应,公司估值在一年内暴涨数十倍。

高德:从地图导航到本地生活超级入口的跨越与新机遇
另一方面,则是看中了高德地图在本地生活上的潜力与可能。就在十一天前,高德地图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街榜”,要构建全新的线下服务信用体系,以全力支持线下餐饮及服务消费。 在市场看来,…

2025-09-22

周鸿祎杨建成直播谈“锅气”
“锅气”究竟是什么?有人认为是铁锅高温下食材散发的焦香,也有人觉得是火候与颠勺共同激发的美拉德反应。这种难以用数据衡量的中餐灵魂,在9月引发了一场科技与传统的深度对话——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与橡鹿机器人董事长杨建成,通过一场直播试吃活动,让“人类大厨”与“AI炒菜机器人”展开了一场关于风味的较量。

2025-09-22

生数科技获数亿元A轮融资,多模态大模型赋能全球数字内容产业
2024年7月,Vidu在全球上线,全球首创「参考生」图片/视频概念,并凭借在商业内容创作领域中一致性保持方面的关键突破,在AI视频生成和AI生图领域快速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3000万用户和60…

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