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集团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持续投入,使其在数据中心产业竞争中占据显著优势。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支撑,数据中心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规模有着极高要求,而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传统火电及核能领域的全面布局,正为这一产业提供强劲动力。
报告显示,中国当前已建成全球约四分之一的数据中心容量,且增速远超其他国家。以美国为对比,其现有数据中心市占率达44%,但受制于电力供应瓶颈,未来扩张空间可能受限。高盛分析师魏宏岑团队预测,到2030年,中国备用电力容量将突破400吉瓦,相当于全球数据中心预期需求量的三倍,这一数字不仅远超美国,更将为产业持续扩张奠定坚实基础。
电力供应的差距正成为中美数据中心竞争的关键变量。目前,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已占全国总量的6%,但13个区域电网中,有8个的备用容量已接近或低于安全阈值。这种紧张局面导致部分地区电价波动加剧,甚至面临供电短缺风险。高盛警告,若新增发电产能无法及时到位,到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发展或将因电力约束而放缓,而其承载的算力服务与数字经济发展也将受到直接影响。
中国电网的韧性则形成鲜明对比。除现有备用容量优势外,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入尤为突出。以宁夏银川为代表的太阳能发电基地,与燃煤电厂、核电站共同构建起多元能源体系。这种结构不仅提升了供电稳定性,更通过清洁能源占比提升,为数据中心实现低碳运营提供了可能。高盛分析认为,中国电网的冗余设计将有效消化数据中心用电增量,避免因供需失衡引发的产业波动。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其布局与电力供应能力密切相关。中国通过提前规划电力产能,不仅为自身产业升级创造条件,更可能重塑全球数据中心竞争格局。随着算力需求持续攀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成本优势,将成为决定企业选址与投资规模的核心因素,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或将进一步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