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中国餐饮品牌节”上,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以一场深度演讲,为餐饮行业在不确定时代中寻找确定性增长提供了新思路。他结合自身33年的广告从业经验,通过多个实战案例,剖析了品牌如何在价格战、流量焦虑和业绩压力下实现突围。
餐饮业当前面临三大核心困惑:行业价格内卷加剧、短期业绩压力下是否坚持品牌投入、品牌投入能否快速见效。江南春以卫龙辣条的转型为例,指出企业需通过“认知升维”打破低价竞争。当消费者认为辣条不健康时,卫龙推出魔芋爽,强调其膳食纤维属性和“低热量”特点,仅通过广告语调整便实现销量爆发。这一案例揭示,企业无需大幅增加成本,只需改变消费者认知,即可提升质价比。
他进一步提出,质价比的核心在于“认知落差”——以低成本投入创造高感知价值。例如天猫88VIP会员制,表面看是亏损业务,但用户年均消费从普通用户的1.5万-2万元跃升至5.7万元,通过小成本投入锁定了高价值客群。类似逻辑也体现在泰兰尼斯“稳稳鞋”的推广中,该品牌跳出传统童鞋竞争框架,借鉴户外科技产品的防滑、支撑技术,以“走稳第一步”为痛点,成功实现差异化突围。
面对流量成本攀升和效果衰减的问题,江南春直言“促销治标不治本”。他以比亚迪为例,指出企业需通过成为“品类首选”构建护城河。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比亚迪凭借15年布局成为整体品类首选,问界则以智驾技术占据功能特性首选,理想汽车通过“奶爸车”定位锁定人群首选。若无法成为第一,企业需创造唯一性——如分众传媒通过聚焦楼宇场景,避开传统媒体的内容竞争,开辟了分众化传播赛道。
在流量内卷时代,江南春提出三大破局口诀:从流量租赁转向品牌自留地,通过中心化媒体引爆建立认知;从碎片化种草转向核心价值种树,如海底捞以“服务”标签深入人心;从触达转向触动,强调广告需改变消费者行为而非单纯曝光。他以藿香正气口服液为例,该品牌通过挖掘“吃火锅后祛湿”“高温贪凉后调理”等年轻化场景,两年内销售额从10亿元增至25亿元,证明场景创新能激活存量需求。
针对餐饮业的品效协同难题,江南春指出,60%的消费发生在周边3公里内,企业需同时布局线上种草与线下截流。喜家德、兰湘子等品牌通过聚焦周边1-3公里客群,配合分众传媒的楼宇广告,在消费者下班时抢占“第一选择”。肯德基的案例更具代表性,其每年推出24个主题广告,持续强化品牌存在感,使消费者在就餐决策时优先联想。
江南春强调,餐饮品牌需构建“1+N+X”传播模型:以中心化媒体定调品牌核心价值,通过多场景内容放大影响力,最后以海量种草完成转化。他特别提醒,互联网时代品牌引爆更难,需规模化精准投放建立社会共识。最终,企业需回归本质——通过创造独特价值,而非依赖价格战或流量采购,才能在周期波动中实现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