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中,品牌坚持自主理念、寻求差异化发展,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追求。表面上看,原创设计往往难以抵挡低价复制的冲击,市场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导致优质原创被边缘化。而在需求饱和的底层市场中,找到更精细的需求并让消费者买单,品牌溢价成为关键。
然而,总有一些品牌以创新为动力,在红海中开辟出独特的道路。在淘宝首页搜索机械键盘时,洛斐(Lofree)凭借其出众的外观设计脱颖而出。与传统制造业品牌不同,Lofree由设计师团队创立,定位为“时尚生活品牌”,以机械键盘为核心,推出覆盖办公、美妆、户外等场景的配套产品矩阵。其口号“打造你的2m²空间”体现了通过场景化需求洞察,创造有设计感和腔调的产品。
2019年,Lofree首次推出将79种口红色号嵌入按键的口红键盘,凭借强烈的视觉辨识度迅速走红,甚至登上微博热搜。然而,创始人褚明华坦言,当时团队过于年轻,未能完全承接这波流量。2023年,Lofree正式入驻亚马逊美国与日本站点,开启全球化征程,次年海外销售额突破1亿元大关,且产品均价保持在150美元,远超类目均价3倍。
Lofree的品牌理念与设计密不可分,其成功源于将灵感和价值观融入产品,通过差异化设计吸引审美契合的消费者。例如,与美妆品牌M·A·C的联名口红键盘,将“子弹头口红的经典曲线”和“Iconic色号”融入键盘设计,成为都市青年的“指尖美学”。这种设计内核寻求表达载体的方式,几乎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商业路径。
机械键盘市场本就竞争激烈。数据显示,中国市场百元以内机械键盘销量占比常超40%,而高端键盘销量不足10%。随着主机游戏和电子竞技的火热,机械键盘需求持续增长,但制造门槛低、入局者众多,导致行业日趋拥挤,低价成为主要竞争手段。2019年机械轴专利过期后,行业迎来多元化发展,但也加剧了低价竞争和品质下滑。
Lofree的用户画像并非主动聚焦女性,而是设计语言自然吸引了这一群体。创始人褚明华表示,最初进入市场时,行业主要面向网吧,产品同质化严重。Lofree希望打破这一局面,通过复古、温情的设计语言,让更多普通打字用户享受机械键盘的舒适手感。随着对CMF(颜色、材质、工艺)的持续探索,Lofree推出了与熊本熊、小黄鸭等IP的联名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其设计驱动的品牌形象。
尽管Lofree因“颜值”被广泛记住,但也曾因此受到实用性质疑。尤其在行业从薄膜键盘向机械键盘转型的阶段,Lofree因关注女性用户和情绪价值,被贴上“不思进取”的标签。为回应争议,Lofree成立专门研究键盘手感的部门,推出“小翘”系列,专注于打字体验。尽管技术追赶需要时间,Lofree的手感如今已得到行业认可,甚至在细分领域领先同行。
Lofree逐渐形成两条产品线:“圆点系列”先追求好看,再保证好用;“小翘系列”则先保证好用,同时兼顾好看。这种差异化策略源于对目标用户的清醒认知:Lofree服务的核心群体是5%-10%的用户,他们认同美学价值、情绪价值和氛围感。褚明华表示,设计师的本能是创新,而创新意味着更高的风险和成本,因此Lofree选择通过溢价保证可持续性。
在产品设计中,Lofree关注女性用户的细节需求。例如,考虑女生手劲较小且可能做美甲的情况,优化插拔力度;在化妆镜设计中,考虑双手沾满化妆品时的操作便利性;推出带甲片的小半鼠标时,采用磁吸结构简化更换流程。这些设计点往往用户无感,但对比后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用心。
2019年口红键盘的爆火,让Lofree总结出“熟悉的新鲜感”这一设计思路:将用户熟悉的美学概念转化为陌生品类的设计法则。2023年,Lofree再次与M·A·C联名,推出新一代口红键盘,转向“唇釉”概念,通过透明质感和厚度变化制造光影变化,质感更高级。这种克制和内敛的设计,带来了比多彩奔放更高段位的“高级感”。
目前,Lofree海外市场占比约20%,其全球化策略注重产品力和品牌定位,而非依赖渠道或贴牌。选择众筹作为市场进入路径,通过产品力找到用户,再通过自建站与用户持续对话。在人才寻找上,Lofree花费多年时间,寻找认同品牌价值观、具备多维度能力的合作伙伴,确保团队稳重且有规划。
Lofree的愿景是成为一个泛品类生态链品牌,尊重全球各地用户的生活习惯。例如,针对欧洲和日本用户的键盘使用习惯,开发符合当地配列的产品,尽管投入巨大但态度认真。褚明华表示,全球用户对选择性、多样性和产品演绎性有需求,关键是将合适的产品在合适的时间呈现给用户。他希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时,能更温和、更有爱地对待用户,让每个人感受到用心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