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界
网络资讯 网界财经 科技人物 数据洞察 行业动态 智能出行 智能手机 数码极客 商业资讯

周鸿祎清华发声:智能体似“人”具潜力,或成个人企业升级新引擎

2025-10-13来源:快讯编辑:瑞雪

在“清华大学工程管理创新人才教育与发展论坛暨清华MEM课程开放日”活动中,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在读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的身份,发表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他指出,人工智能正从大模型阶段向智能体阶段迈进,这一转变将为企业和个人带来颠覆性变革。

周鸿祎强调,智能体不应被视为简单的软件工具,而应被当作具备助理、实习生甚至虚拟员工属性的智能实体。他比喻道:“就像对待新入职的实习生一样,我们需要赋予智能体明确的角色定位,并通过强化学习和任务规划来培养其‘慢思考’能力。”这种能力使智能体能够像人类一样,将复杂任务拆解为可执行的步骤,并在试错中不断优化解决方案。

传统大模型虽然拥有庞大的知识储备和语言处理能力,但缺乏真正的“智力”表现。周鸿祎认为,今年大模型领域在推理能力提升、开源生态成熟以及推理算力成本下降三大方面的突破,为智能体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他举例说明,面对“如何把大象放进冰箱”这类问题,智能体能够通过分步骤思考和尝试,最终完成任务闭环,而非仅仅给出理论答案。

智能体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类人特征:自主规划、持续记忆、工具使用和分工协作。这些能力使其能够跳出简单的问答交互模式,主动调用专业工具、保存工作记忆,并在复杂任务中与其他智能体协同工作。周鸿祎指出:“一个智能体最好专注一个角色,就像企业中的员工一样,分工明确才能高效运作。”

在周鸿祎看来,智能体的发展将重塑个人和企业的竞争力格局。未来,每个人可能拥有由数十个智能体组成的“赛博助理团”,这些智能体能够7×24小时处理信息、撰写报告、制作视频甚至管理社交,使个人升级为“超级个体”。对于企业而言,智能体的高效协作将推动其向“超级组织”转型。他以美国初创公司为例:“一些仅数十人的团队能够创造千人团队的效益,关键就在于智能体的应用。”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落地智能体技术,周鸿祎提出了一套方法论框架。首先,企业需要转变认知,将智能体视为“人”而非工具;其次,从小切口切入,优先选择流程明确、人力密集的岗位进行试点,如合同审核和市场调研;第三,构建“虚拟团队”,通过多智能体分工协作处理复杂任务;第四,由业务专家主导流程设计,AI团队提供技术支持;最后,坚持“人在回路”,确保关键决策由人类监督,保证系统的可控性和可管理性。

周鸿祎最后呼吁:“AI不会淘汰人,但会淘汰不会使用AI的人。”他建议高校开设“自然语言编程”等课程,培养具备AI协作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以适应智能体时代的到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中国移动“AI+”大会星光熠熠:华为阿里齐聚 智元宇树等秀出AI新实力
另一个则是阿里巴巴,其是中国移动共建AI产业新生态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展厅当中,阿里云展示了全栈自研AI云技术,全面呈现覆盖AI基础设施、大模型平台及行业场景应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展现端到端的智能化服务能力。…

2025-10-13

张一鸣回归谈人才培养:揭秘高级人才必备的5大素质与吸引之道
快思考是祖先遗传给我们的,刻在我们基因里的思考系统,比如在黑暗里会害怕,因为在丛林里的时候,黑暗意味着可能会有危险,虽然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城市,丛林的危险不再那么突出了,但我们还是会下意识的害怕黑暗;而…

2025-10-12

青岛小程序制作:润搜技术破解性能难题,多维度数据验证创新价值
当前小程序开发领域面临三大技术挑战:多端适配效率低(需覆盖微信、支付宝、百度等8个主流平台)、渲染性能瓶颈(复杂页面加载时长普遍超过2.5秒)、动态内容更新延迟(API调用响应时间常达500ms以上)。其独…

2025-10-12

阿里云UPN512技术架构白皮书:应对AI网络挑战,构建xPU扩展新方案
当前xPU扩展系统多采用铜互连,虽成本低、稳定,但传输距离有限,高密度机架设计存在复杂度、可靠性和扩展性问题;光互连是更大规模扩展网络的必然选择,却面临成本与可靠性挑战,且高带宽通信下计算开销大。系统架构方面…

2025-10-12

长沙“橘洲”大模型V1.5端侧版发布 助力人工智能应用之城建设
活动现场,汇视威对“橘洲”V1.5端侧版进行了介绍和演示,该版本完成了安卓端的全面适配,在硬件、算力、兼容性、离线性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无需依赖网络,仅靠智能手机自带芯片就能运行。以汇视威和“橘洲”大模型为…

202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