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两份备受瞩目的蓝皮书——《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与《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这两份报告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精心编写,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九年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提供权威参考。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深入剖析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动态。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升级,应用场景从单一领域向全域覆盖加速拓展。随着用户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制造业、服务业等千行百业,成为推动实体经济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力量。我国不仅在大模型推理效率上取得显著突破,更以60%的全球专利占比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跑者。
报告进一步揭示,我国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升级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大模型研发重心从“重训练”转向“重推理”,标志着技术成熟度迈上新台阶。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模型响应速度,更推动了人工智能在复杂场景中的落地应用。从智能工厂到智慧医疗,从金融科技到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塑经济运行模式。
放眼全球格局,《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捕捉到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多模态大模型成为研发前沿,通过整合文本、图像、语音等多种数据类型,显著增强了模型的认知能力。具身智能作为新兴方向,在工业制造、物流配送、医疗护理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大投入,试图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占据先机。
在技术狂飙突进的同时,人工智能带来的治理挑战也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强调,数据隐私、算法偏见、就业结构变革等新型风险需要全球协同应对。各国需在尊重主权差异的基础上,构建包容审慎的监管框架,确保技术发展始终服务于人类福祉。这份报告的发布,为国际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两份蓝皮书的同步推出,不仅展现了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深度观察,更体现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随着数字技术持续渗透人类生活,这份延续九年的智力成果将继续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指引方向。



